第二百三十四章:安营(2 / 2)

功夫。

最最下选的选择就是在一个易守难攻,一夫当关却又没水的地方驻扎,曾经有某位流弊哄哄的人物就选择了这么一个地方,而且还是高地,也有活水,但是在高地下面,距离他们只有几里的距离。

然后悲催的被敌军给围了上来,在这种地形防守,那就不用多说了,军队本来就是精锐,当然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节奏了,接着对方一看这局势就懵逼了,他们守在那里根本就打不过啊。

但是打仗嘛,打不过也得打,怎么办呢?干脆不打得了,就围着他们,他们派人出来取水就去杀,护卫人少也去杀,护卫人多就一起攻,让其顾此不顾比,几天之后,原本来流弊哄哄的防守一方,直接因为缺水而毫无战斗之力。

所以,不要觉得古代打仗什么的很简单很容易,单单只是行军这一块的知识内容就把大多数人给拒之门外了。

这也是很多从基层走上来的士兵,就算运气好到爆,最多也就是个旅帅,甚至连校尉都很罕见的原因了。

那些没什么文化却最终走上高位的牛人也不是没有,但是真的少,而且这一类人也有一个共同点,脾气暴躁,属于说打就打,绝不跟你二话的类型,而这一类走的就是以快打慢,趁你病要你命的类型,一旦你稳住了阵型,再去跟他一步步的打,这个时候他就会有些吃力了。

当然,一般到了这个时候他的身边也会有一些文化人跟着出主意的,上层是不会让军队就这么白白葬送掉的。

在岸边扎营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河水是咸的,越喝越渴,船上的水倒是能坚持十天半个月,但那些都是储备水,能不用就不用。

最终还是派了两艘五百石运兵船沿着河流朝着内陆走几里地就地取水,为了防止新罗人捣乱,取水时间是不定时的,而且所有水必须煮沸,为了更加谨慎,李元景甚至下令必须煮沸两次以后才能喝。

不上岸当然是不行的,虽然是水军,但也没人有远航的经验,现在士兵们一个个的跟个软脚虾似的,也就站在那里能唬一下人,真要是打起来绝壁跑不动,上岸也是为了让他们尽快恢复战斗力,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