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人性(1 / 3)

重返1977 镶黄旗 7438 字 2019-11-02

要说“张大勺”自己身上出的事儿,可是相当冤枉。

因为别人出事儿往往是因为手艺不行。他呢?竟然总是反过来,就是因为手艺太好了。

要知道,他那一身家传本事可是张家好几代人的心血。

二十来年,又是提搂着自己脑袋磨砺出来的精益求精,旁人如何能及?

所以同样的鲁菜,他做的就比别人强。

别说什么“紫气东来”、“红扒燕翅”这类高档菜了,就连个“炒白菜”,“京酱肉丝”都非同凡响。

说白了,真正的名厨是什么?那不是谁封的,得有人认。

而“张大勺”就是厨子里的厨子,味道的差距一吃就吃出来,他的手艺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这样一来,不光熟客来了都点名要“张大勺”的菜,就连当时共和国的“CEO”都赞不绝口啊。

而且一尝之后,首长还成了回头客。

偶尔有了闲暇和兴致,就会让下面的人专门去买回来给他吃。

一来二去的,“中办”的人也看出首长的喜好来了。

要知道,他们这帮人可一贯为了首长的身体健康发愁。

因为首长工作多、时间紧,吃饭总是能凑合就凑合。

常常是吃了一半,接起来电话之后,回头就忘了再吃了。

偏偏每次只要是“张大勺”的菜,首长都能从头吃到尾,而且是拿馒头蘸着,兴致勃勃地连菜汤都要吃完。

这样的厨师当然对首长的健康有利啊。

另外呢,像眼下这样跑来跑去打菜,差不多得近一个小时呢。而且不是刚出锅的菜肴,味道可逊色多了。

于是一合计,干脆还是把这厨子调过来伺候吧。

这样,“张大勺”就奉命跑到“中办”上班了。

可虽然“中办”挖人,没人不敢给面子,但问题是,“CEO”本人对这一切却懵懂无知。

加上那段时间,国家发生好多不痛快的事情,首长一直都没顾得上再点“张大勺”的拿手好菜。

这样一过就过了半年,等到内外基本都消停了,还多了几个好消息。

首长一高兴,终于决定要好好吃一顿了,这才又想起“张大勺”来了。

而“张大勺”这些日子也憋闷坏了啊,好不容易有了差事,那当然尽力施为啊?

于是除了“炒蒜苗”和“焦溜头尾”两道首长钦点的菜,还自己敬了一道“烧明虾”。

那都是趁热吃的快菜,没多久,就都端过去了。

可谁也没想到,首长尝了一口,刚刚喜上眉梢,却又一愣神,转为了严肃,跟着就放下筷子不吃了。

而就在工作人员纳闷的时候,首长问话了。

“今天菜怎么这么快就上了?还这么丰盛?平时让你们去买,没这么快啊?”

“这个……这个……”

“实话实说。”

“其实……其实现在那位张师傅,就在‘中办’呢。”

“谁让你们把人挖过来的?人家同意了吗?”

“同意了同意了,也给了丰厚的待遇。”

没想到首长沉默了片刻,竟然仍旧绷着脸说,“这是最后一次,以后这位师傅的菜,我就不吃了。待会儿你们就把人送回去,不要耽误。”

就这样,当天“张大勺”连人带关系就被退回到饭庄去了。

另外“中办”相关领导,为此还作出了深刻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怎么回事啊这是?

其实不是因为别的,领导人他也是人,确实有馋的时候。

但是,身居高位的人考虑的更多的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啊。

首长明白某些先例一旦开了,再想守住就难了。

何况他才刚刚申斥完某个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