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龙口村(1 / 3)

重返1977 镶黄旗 6841 字 2020-09-17

1978年8月21日,洪、寿两家人都起了个大早儿。()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昨儿个晚,由于王蕴琳带着儿媳妇、闺女已经提前把要带的东西都收拾出来了。今儿早寿家爷儿俩又来的准时,一点多余工夫都没耽搁。大家围坐在洪家的堂屋吃了早饭。

等到洪衍武把东西在三轮捆绑好了。大家再吃饱喝足,把碗筷一撂,都交给了负责看家的洪衍争夫妻俩,都分坐了三轮车。

凌晨六点整,眼看着跟要搬家似的,两辆三轮车一起离开了福儒里,直奔着菜户营的方向出城去了。

龙口村是京城过去和现在都不太有名的地方。

村子不大,只有三百来户。路途偏远,也极不好走。

出了菜户营,先穿长阳,过马家沟,再经朱各庄,然后蹬着三轮车还得走个半天呢。

一路荒僻不说,全是坑坑洼洼的黄土路。与今日的高速、国道,柏油路一马平川地宽直相,简直是两重天地。

然而人的行为多数都是受心情所支配,正因为此行一众兴致很高。哪怕一路晃晃悠悠,也是一路说笑,欣然而行。

何况此时是夏末秋初,各种瓜果都开始下市,沿途不乏有瓜田、果园的踪迹。给几个钱儿,拿水壶里的水冲冲,大可敞开了吃西瓜、水蜜桃、李子、梨、枣、葡萄。

这样,又吃又喝倒并不乏味,当天十点来钟,到了目的地。

进村的时候,除了招来了允泰家的那条精瘦的黄狗,各门各户也出来了好多人。

您琢磨啊?两辆板儿车拉着居家摆设还有老头老太太,既不像来落户,也肯定不是知青。大老远望见,谁不想出来看看怎么回事?

于是允泰一路没断了跟人的解释,喊了一路,直到家门口。屁大点儿的村子,也基本知道允泰带着京城的亲戚来串门儿的事儿了,达到了一种家喻户晓的程度。

当然,不乏有不少丫头、小子好心强,一直看热闹追到院门儿前的。等允泰的客人们都下了车还在眼珠不转地看车的家什摆设。

王蕴琳叫洪衍武拿出些带来的糖果分给这些孩子吃。

村里的孩子害臊,挨个脸红着接过了糖,“谢”字也不好意思说,呼啦啦跑散了。可隔着老远又各自站住了脚,一边吃糖一边回头遥望,看洪衍武和陈力泉从车往下卸东西。

这时安大妮儿已经迎出来了。这场面是既让她惊喜,也让她措手不及。

本来允泰一夜未归,兆庆又被锁在屋里。她是既心疼儿子,又怕丈夫在京城里饿着、渴着、累着,或是遇到什么事儿。

实实在在地从昨晚起心神不定。一大早除了给儿子煮了碗粥,干什么都没心思。

而这猛一下见着了丈夫带着这么些客人归家,那还有不犯晕的?

她是既不知道说什么好,也不知做什么好了,连手脚都不知放哪儿好了。唯独眼泪倒是下来了。

这让允泰很有点难堪。

他先很不好意思地跟大伙儿说千万别见怪。又安慰了老婆几句,这才介绍一番,让安大妮儿跟亲戚们见礼。

不过,还别看安大妮儿只是个没见识到农村妇女,但初次见面,王蕴琳对这个白净整洁的小嫂子很是满意。

容貌算不得如何美貌,却温婉端庄,年纪允泰来要小十几岁。

性子更是透着平淡、随和。待人没有半点夸张的热情,却透着亲切自然。

这样的人,最符合她的脾性。

特别是寒暄了几句,被让进屋里后,她发现屋里虽然寒酸,却被收拾得一尘不染。

炕铺着凉席,被卧垛垛得整整齐齐,被接腿儿的桌子后墙,挂着出自允泰之手的丹青墨笔——南山采菊图。

桌的茶壶茶碗虽都是粗瓷。也擦抹得亮晶晶的,各类东西归置得很是地方,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