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章 真实梦境,朝议!(2 / 3)

官显贵的府邸都是动辄几十上百亩,这种情况下,长安城内能住下百万人口当真是殊为不易),能塞进京城十二卫的营地已是极限,实在没有现成的地方能够再建造一座十五万大军的营帐了!

所以从各地征召而来的十五万府兵精锐,只能驻扎于城外,而且这军营的选址位置,必须靠近水源!

闻言,李二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十五万大军共驻一处营地,营地的位置非常重要,长安城南的丰水之畔倒是一处不错的地方,李靖听令,擢兵部立即在城南丰水之畔搭建营地,所需一应物资,由工部、户部调拨,待十五万府兵精锐一到,立即开展集中训练!”

李靖抱了抱拳,领命道:“老臣领旨~!”

李二颔首,然后又看向文臣队伍中的萧瑀,沉声道:“萧爱卿!”

“老臣在!”

萧瑀上前拱手道。

李二开口道:“今日会有一笔军资,充入户部,这笔军资将主要用来供应即将入京的十五万府兵精锐,萧爱卿你做好统筹调度,不能短了将士们的兵甲和吃喝,更不能影响到将士们的操练进度!”

萧瑀皱了皱眉,拱手问道:“老臣斗胆一问,陛下所说的这笔军资,是否出自于今日午后蓝田县将要举办的募捐大会?”

闻听此言,太极殿内的其余大臣,也纷纷打起了精神,侧耳倾听。

李二这回倒是没有遮掩,而是大大方方地承认道:“没错!正是今日午后所要举报的募捐大会!”

这是李二第一次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承认十五万大军的军资主要出于炎黄商会举办的募捐大会,百官们先前只是猜测,如今听到李二亲口证实,不由有些茫然无措,而他们其中有些人,嘴角则是浮现出一抹笑意,比如说长孙无忌!

萧瑀面色严肃道:“陛下当真以为,仅凭民间这些商贾,便能筹措出足以供应十五万大军数月之久的军资?”

其余大臣此时也犯起了嘀咕,显然,在他们看来,凭借民间商贾,如何也不可能筹措出这么多的银钱,毕竟商人重利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是他们这些士人的心!

李二淡然一笑道:“能不能,今日黄昏前便能见分晓,届时若是所筹银钱不够,朕会再另想它法,无论如何,大军出征之前,定会筹措够所需一应钱粮!萧爱卿只需待募捐大会结束后,带领户部官吏前去接管军资,并做好统筹调度便可!”

“老臣领旨!”

话说到这个份上,萧瑀也不好再说什么了,虽说自古讲究一个朝廷不与民争利,但如今正值大唐与突厥开战在即,这种紧急关头,倒是没人去在意这一些。

李二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北方形势日益紧张,大唐与突厥之间的战争也越发紧迫,朕希望众爱卿能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战前准备,以保证此战我大唐万无一失!”

百官纷纷拱手道:“臣等遵旨!”

李二见该议的事情已经议的差不多了,便开口道:“众爱卿有事启奏,无事便退朝吧!”

等了片刻,不见有人站出来,站在大殿一侧的内侍便尖着嗓子喊道:“退朝~!”

“恭送陛下~!”

在百官的恭送声中,李二起身离开太极殿,向着甘露殿而去。

“赵松,你去安排下,让人去钦天监用电报机给青雀发送一封电报,问问他那边的情况!”

回到甘露殿,还未换上常服,李二便对身边的赵松吩咐道。

皇宫之中,保存有一台电报机,就放在钦天台,暂由钦天监保管。

钦天监的职能为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秦、汉至南朝,太常所属有太史令掌天时星历。隋秘书省所属有太史曹,炀帝改曹为监。唐代,改太史监为太史局,之后曾数度改称秘书阁、浑天监察院、浑仪监,或属秘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