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唐人不是以胖为美吗~?(2 / 3)

唐人以胖为美啊~!按理说那胡小姐既然五官不差,只是身材略微丰腴,这样的女子应该更受现在的人喜欢啊,可是看他们现在这样子,明显不是这么一回事啊~!i/i

阎少宁闻言嫌弃地说道:“去~!谁说我喜欢丰腴的女子了~?也没见你小子喜欢这样的啊~!凭什么我们就得喜欢了~?文浩,你喜欢这样的吗~?”

孟文浩犹豫片刻,还是摇了摇头。

李泽轩一阵纳汗,暗道:难道自己又记错了~?

他没有记错,只是被误导了而已。

前世,唐朝人审视女性“以肥胖为美”的说法,相沿已久,流传至广。

有专家在经过一番考证之后,断言唐朝人审美的确是以肥胖为美的,并且指出了唐朝人以肥胖为美的若干原因:唐朝经济繁荣,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唐朝文化开放,兼容并包,心宽体胖;唐朝皇族身上鲜卑血统,使他们天生喜爱健硕体魄的女性……头头是道,言之凿凿。i/i

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至少是不准确的。

人们之所以认为唐朝女人以肥胖为美,依据主要有杨贵妃的体态以及唐代宫廷绘画和仕女画中的女子形象等。

其实,只要仔细看一下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的和周昉的,不难发现,画中的宫女、仕女,根本说不上肥胖。中的九个宫女,簇拥着李世民缓缓而行,有抬辇子的,有打伞盖的,有举扇子的。看起来都有一把子力气,决非弱不禁风的病态美女。

但是,看她们的身材,实在都是相当纤瘦的。中的女子大约是身份较为高贵、年龄稍大一些的缘故,身形略显丰满,但站立姿态无不娉婷袅娜,轻盈如春风拂柳。毫无疑问,她们的身材,完全可以用“苗条”一词加以形容。i/i

关于杨贵妃,文献中有体胖惧热的记载。例如,说她“素有肉体,至夏苦热”。但是,杨贵妃的“素有肉体”,决不至于今天人们所说的肥胖程度。顶多就是,有点肌肉而已,也就是上所说的“微有肌也”。

一个擅长舞蹈的人,平常肯定少不了肢体运动,有点肌肉是很正常的。杨贵妃的惧热,其实不是因为她肥胖,而是因为她体质如此。记载,杨贵妃“每宿酒初消,多苦肺热”,常于凌晨独自去后花园吮吸花露,滋润咽喉。为了润肺,杨贵妃夏天每日要在口中含一块清凉的玉鱼。

而且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记载可以表明,杨贵妃受到唐明皇的宠爱,是因为她的肥胖或者说丰满。新旧杨贵妃传均记载,杨贵妃的得宠,主要原因是她“资质天挺”。具体包括:“善歌舞,邃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迎意辄悟”,即,具有文艺特长,聪明伶俐,善解人意。i/i

加上诗圣杜甫在一诗中的描述,“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也就是艳丽、端庄、有气质,还有肌肤细腻。实际情况是,唐明皇对杨贵妃身上的肌肉并不欣赏。

上说,有一次唐明皇在百花院便殿看,杨贵妃看见后,问他看什么书。唐明皇笑着说:“不要问。知道了你会心里难受的。”

杨贵妃抢过书,看到书上写着:“汉成帝获飞燕,身轻欲不胜风。恐其飘翥,帝为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这时唐明皇就开她玩笑,说:“你就比她禁得起风吹。”杨贵妃不服,十分自信地表示,自己的超过了赵飞燕。

李白供奉翰林期间,奉旨所写的三首,歌咏杨贵妃的美丽和当时宫廷生活。其中第二首专写杨贵妃之美,诗曰:i/i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诗中将杨贵妃比作牡丹,比作赵飞燕。如果杨贵妃真的是肥胖之人,跟赵飞燕可以构成肥瘦两极鲜明的对照,那么,这种比拟就是嘲讽,就是忤逆了。很可能,杨贵妃本人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