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我要说声谢谢你(两章合一)(2 / 5)

好笔袋。

等待皇上和判卷官决定他的命运。

他心中毫不惊慌。

上一场,他就没敢写。

这一场,据说殿试不会淘汰人,最差也会有个三甲同进士出身,那他还怕什么。

瞧他,连直抒胸臆都要考虑时机,他就这点胆气。

所以,他认为自己永远也敌不上他心中的恩师、他认为最名副其实的状元宋福生。

杨明远脑中挥之不去,宋福生孤零零站在门口的那一幕。

一起来的五十六位举人,最该走进这大殿的人,最能做一名好官的人,却在门口送别他们,多讽刺。

那就同进士出身吧。

杨明远甚至赌气的想,恨不得回去当秀才,因为宋叔才是举人。这是不是说明,某些被落选的人,才是皇朝真正满腹诗华的人。

……

大殿里,贡生们都在默默等待。

今年的科举殿试和十几年前的科举流程不同。

十年前科举,要殿试后回家等着。

批卷需要一天,皇上钦点阅卷需要一天,也就是说,要先回家,隔两日后,再来到大殿听旨。

但今年,前线正在征战,皇上一副朕哪有那个空闲,还两日后?能不能提高效率。

所以,今年就成了,这面贡生们答完就被收走卷,被送到上书房。

上书房这里,有主考官连同十二名各部官员正在等待,接到卷子他们就开始批阅。

挑选出他们认为是上上者的考卷,最后集中呈交给皇上。

到时,皇上会从议事的宣政殿赶过来,亲自定夺哪几篇文章是真正的上选之作。

“孟大人,您看这位贡生的试卷?”

杨明远的运气极好,他的卷子被分到安大人的手里。

安大人也不知是不是有意的,就将这又一份感觉会争论极大的烫手山芋,扔给主考官孟景遇。

好似想看看孟大人会怎么处理。

这人呐,真讲个天时地利人和,讲究运程。

孟大人要是没被皇上训,他可能会老学究到底。

可是他刚被训,就觉得不能将这份争议大的卷子直接批名次。要总结上次的经验教训,争议大的还是由皇上说的算吧。

皇上又不是不来,一会儿就赶来了。

最主要的是,杨明远试卷中的“恩师”,还有表述的所思所想,总结出来,就一个观点,为官者要为皇上、为朝廷、为百姓着想。

老孟觉得这篇不一样。

别看这篇争议大,但是性质完全不一样。

“皇上驾到。”

所有官员急忙整理好官袍,跪地迎接。

“批的如何?”

孟大人就将各批卷官挑出的文章,弯腰双手呈上,“回皇上,这里有几篇争议较大的,需要您定夺。”

皇上瞅眼孟大人。

能看出来这几日,孟学士又干瘪清瘦了不少。

心想:争议大的,你不用帮朕定了?

皇上坐在上书房最前方。

这一翻阅,还别说,真有几份让皇上很是出乎意料的。

其中之一,就有丁坚的文章。

丁坚答卷时想着,既然这份试卷的笔者都能写到这个程度,那他还有什么可不能答的?

皇上要想让他们批判不赞同这些观点,完全不用如此大费周折。

很明显,皇上要听更言之有物的,要听实用的。

由于出身高,见得多,丁坚在宋福生原有文章的基础上,写的更加全面。

还有一位是来自五台山的贡生。

这位贡生年纪偏大一些,五十多岁的年纪,写出的文章让皇上挑了下眉。

只是一听长的不咋地,年纪又大,主要是年纪大,心中略微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