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赤木(3 / 3)

明末球长 一脸坏笑 6311 字 2020-09-16

渗透,在欧洲本土获得资助的教士集团被鼓励来到中国传教,这些人比起他们的晚辈,在品德上要高尚一些,也就是一点点,但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无数波澜,后世南越北越分制的时候,他们可以忽悠大量北越教民跑去南越,一路上的死亡行军也算是创举。

而对于日本,越来越难以被阻挡的教士,除了用锁国令对付,几乎无法,但你幕府锁国了,我们诸藩玩自己的,他们通过贸易,可是积累了不少实力。

此时中国的出口三神器,生丝瓷器茶叶,自然是横扫千军,几百年间中国人利用这三个贸易神器大赚特赚,那些欧洲佬打生打死,在海上颠簸万里,打下大片的殖民地,用尽手段和办法掠夺了大量的财富,除了大量的黄金涌入欧洲外,最少有三亿两左右的白银涌入中国,大量的白银就是因为贸易顺差因着这贸易三宝而来。

日本对中国的需求当然也来自这三件,不过单对幕府来说,这些享受可以在民间贸易得到满足,幕府的将军难道会在意自己治下的穷鬼有没有茶叶喝吗。

真正的问题还是最新的需求,也就是如何面对那些讨厌的南人。

日本人的世界观一直有问题,白人殖民者是从南边航海而来,就说人家是南方人。

战争永远是人加物资对抗另一批人加物资。

当年丰臣秀吉打进朝鲜,被一支偏师就按住,活生生把自己的嫡系部队作死,而让出工不出力的家伙们得利,最终被德川幕府得了他天下。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日本的海外钢铁来源基本上依赖于中国的贩卖,而现在,来自南方的蛮人却是带来的新式的技术,也可以卖一些钢铁。

当然了,这种话,不足告知那些长老,但对赤木刚宪来说,寻找一个成本得当,可以继续压制诸藩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才是最大的重点。

虽然幕府控制了大量的土地,但负担也重啊,京都的公家上上下下要养活监视,大阪的商人要应对,那些武士要吃喝,最好还要上女人,每个人都朝将军伸手要钱。

从某种意义上讲,德川家光还真有那么点雄才小略的意思,至少在明清之变的时候,死咬着没有插手,没有重蹈丰臣秀吉的覆辙,也算是强力,不过,在发现帝都有些新鲜玩意,自然就第一时间跑过来了。

赤木刚宪到了帝都,就让老妹四处带路,先去了帝都的北方国际射击场,这里只要给钱就可以随意打枪,当然了,都是各种型号的步枪,赤木刚宪试了试这些枪,事后被这枪的价格吓的头晕,其实这些步枪堪称物美价廉,但架不住量大而带来的成本提升。

丰臣秀吉当年实行了兵农分离制度,命令武士住在城里,随时跟随主公出战,但也造成了武士们完全依附于封建主,武士大多数的是中下级小人物,他们如果不能依靠一位有钱有势的主公,生活往往是在穷困中勉强维持。

小武士的家里除了被子和锅,还有一块大石头,因为当他感到冷的时候,可以举石头取暖。

武士数量的增长速度远大于幕府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

这个原因,几乎就是后来幕府倒台的原因。

在旧时空,德川家光治下出现了大把浪人,依附的主公犯了事被开革,或是主公的财政困难必须削减人手,低级武士们就只能成为浪人,有的便去为黑社会之类的势力作打手。

这些浪人很多时候都被幕府暗中推动做了倭寇,而原本的历史轨迹上,郑成功这个中日混血招揽了几千日本武士作为打手,算是缓解了这次危机。

而现在,郑芝龙正在朝着福建远华贸易公司转变呢,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