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不同待遇(3 / 3)

明末球长 一脸坏笑 6429 字 2020-09-16

,却不知道背后,有人在考虑投靠帝都的选项了。

至于大西军这份告示,自然难不倒这些儒生,当即下命令,令人在南京城以及各地,追查张贴告示之人,将其逮问,同时找来一群文人,写一份告书,也以告示的形式到处张贴,驳斥大西军的这份告书,颠倒黑白,将各种屎盆子尽可能的朝大西军头上扣,以此来混淆视听,争取民心,大西军乃是贼军,才是天下祸乱之根本,望天下人莫要轻信大西军所说,要尽力抵制之。

行军打仗治国理政,东林党个顶个不行,做这种事,却都是一个顶三个的行家里手,写出的文章也漂亮的很,洋洋洒洒的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的一干二净,把大西说成十恶不赦之徒,屠杀百姓云云。

当然了,写完告示,却是回了家后,纷纷给张献忠写去密信,声言自己不得已的苦衷。

大西军有刀,南明有笔,帝都有刀也有笔,而官军干的事情其实和土匪也差不多,老百姓是用自己的眼睛看着的,舆论究竟会倒向哪一边,只有以后才知道了,反正这是一场不动刀枪的口水战,靠的是笔墨纸砚,孰是孰非老百姓自己去判断好了。

当然了,张献忠此时也是有了惊人的麻烦。

他的部队人数不少,几十万人的大军,撒在广袤的大明土地上,就好像胡椒面一样,即便是想打,但是有长老会的观察员在那跟着,还要处处提防着他们,这仗即便是打,也打的不痛快。

而很快被长老会的糖衣炮弹腐化,也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难题,比起奸淫掳掠穷鬼一般的江南,帝都的好东西那么多,好好享受才是根本,更何况打大仗对物资后勤的需求很大,他这次顺流南下,虽然尽量的携带了弹药,而且在江南解决粮食也很简单,大西军从本质上还是一支由前明逃兵为骨干的旧式军队,关键就在随军携带的弹药上,帝都就是想卖也造不出来啊。

当然了,大西军与帝都方面的矛盾也开始出现了。

在起码将百万人运输到海外后,沿江能够搜罗的人口也差不多了,而张献忠也开始和帝都发生矛盾了。

矛盾的起始点在铜陵。

铜陵这个地方一听就知道很有钱有矿,当然了,随着东林党出现,不能收税后,大商人的春天,士绅的春天到来,自然是赚的盆满钵满,很是富庶。

大通小县地方不大,却是富户很多,因此也就惹来了觊觎。

他们着实有人在帝都厮混过,本身也都是杀人灭门,聚众夺矿起家的。

胆子大,行动力也强,关键是他们的财产是矿山,来的本身就不干净。

于是就有人扯了大旗,居然玩了挂旗投靠的把戏。

自称帝都长老会下属的大通县政府,也算是惊到了周边州府。

而一队大西军的人马,刚要过来打秋风,见到这种情况,全都是一愣。

关键,这个事儿,如果告诉长老会,可能还需要研究一下,看看是接纳还是不接纳,但在大通,就变成了一场出乎意料的守城战。

大通这地方铜矿多,挖矿的人多,力气大,手里有炸药,可别小瞧这几样,张献忠的人马太过分散,早已因为扩充太快,腐化太快,而变得战斗力一般起来,只不过气势汹汹,成了事情,其实一戳就破。

在大通损失了过千人后,败退的人马去张献忠那告状,而张献忠自然找来那几个卖万艾可卖的乐不思蜀的联络员过来骂街,已经有隐隐约约想杀人的意思。

目前长老会还是很喜欢现在的状态的。

张献忠这样极品的白手套,简直千金难得,有他出手,江南士绅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也为未来中华民族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他在,多少地方的人不得不搭乘着长老会准备好的海船离开中国本土,去澳大利亚,美洲移民?

。都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