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一朝承诺几许深(下)(1 / 3)

桦帝退朝之后,向赵子衿居住的宫苑走去,姜公公跟在后面,半道上却被桦帝挥手遣退。

姜公公看得出陛下今日早朝之后,心情似乎不错,他侍候了两代皇帝,最懂的察言观色。看着桦帝直奔月轩苑,姜公公的嘴角扬起一丝若隐若现的笑意,陛下这半年来太不容易了!

姜公公想着,只要朝臣们不再紧逼着,这回陛下该松了一口气。只是他一转身,隐约的笑意刹那僵住,惊恐跪拜,颤抖着声音道:“太后万福金!”

来人正是倦容怠意的太后,前阵的一场病令她憔悴不堪,由老嬷嬷扶着,一声不响地站在廊道口,目送桦帝的身影消失月轩苑。

“起身!”太后收回目光,平静地说道:“姜公公,你侍候先帝多年,这前前后后经历了许多风云,算是宫里的资深老人。如今又跟随陛下左右,你,可得多多扶持陛下,提醒一二。”

姜公公颤巍巍起来,听着太后一番高深莫测的言语,心里甚是惶恐,弯着腰,垂着脑袋。哽咽道:“太后谬赞,老奴不敢邀功,承蒙先帝大恩,容忍老奴愚笨,侍候身旁,老奴一生感念先帝恩德。”说着,扬袖擦拭泪水。

太后眼圈也泛红,她知道姜公公对祯帝的感情很深厚,多年的相互陪伴绝非主仆那般简单。

“老奴有幸得陛下不弃,仍然侍奉御前。”姜公公感激万分,似乎言语道之不尽那份感动。“陛下睿智,治国统率,朝臣诚服,乃大昼之福,万民之幸。”

太后听他叨念了这么多,却不正面回应,只得敞开话题,问道:“姜公公服侍陛下已有大半年,可知陛下将何方女子入居宫苑?”

姜公公袖口里的手掌拢了拢,看来是躲不掉太后的质问,他眼神一晃,讪讪答道:“陛下从不让老奴入宫苑,这不又将老奴撇开...”

太后脸色慢慢沉了下来,她眯着眼,语气变的冷厉:“姜公公,哀家敬你服侍先帝有功,信你仍会一如既往侍候陛下,提醒陛下不妥之处。可你不能倚老卖老,瞅着陛下年轻狂妄,一意孤行,而不出言相劝,引导矫正?这万一误了陛下的终身大事,岂不成大昼的千古罪人?”

“太后!”姜公公战栗跪下,惶恐道:“陛下雄才大略,明智聪慧,岂是老奴所能左右?”

“罢了罢了!”太后摇头沉叹,道:“陛下固执己见,实非你所能劝解,起身吧!哀家也不是责怪你,只是希望姜公公不可一昧顺着陛下鲁莽,适当之时,差人告知哀家,也好阻止陛下胡闹!”

姜公公心头一颤,连忙答道:“太后明鉴,老奴就算天借的胆,不敢拂逆陛下之意。再说,老奴年迈,耳钝眼花,手脚也不麻利,只怕耽误太后关切陛下的心意,那才是罪过呀!”

太后目光一厉,冷声道:“姜公公能侍奉先帝与陛下,果然有过人之处!”说着,寒着脸,迈开步伐,道:“今个儿哀家也不绕弯子了,干脆入宫苑一探究竟,免得为难姜公公,得罪了陛下。”

姜公公大惊失色,连爬带滚,慌忙拦住太后的去路,“太后,万万不可硬闯,宫苑防守森严,刀剑无眼,要是伤了太后如何是好?”

“怎么,你竟敢阻拦哀家?”太后怒视他,厉声问道:“是陛下给你权柄,敢对哀家不敬?”

“太后息怒!”姜公公哭丧着脸,惊慌不已。“太后恕罪!这般折煞老奴,老奴万死不辞呀!”

老嬷嬷见状,低声说道:“太后,姜公公侍候陛下,自然以陛下的一切为准则。”

太后的脸色慢慢缓过来,轻咳一声道:“姜公公起身,是哀家一时心忧,错怪了你。”顿了顿又道:“你且去禀告陛下,就说哀家来了,在门口候着他!”

姜公公心里暗叹,该来的果然躲不掉,他缓缓起身,施了一礼,低声道:“太后稍等片刻,老奴这就去通报陛下。”言罢,他躬身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