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选育品种(3 / 4)

属大楼,那才是真正的豪气。

当然,即使是在这种环境之下,大家愿意进入这个项目,都是显得众志成城的,这里的科研人员还是比较热情高涨的。

而相对于的陈日升而言,其实这已经很好了,他自己研究这个项目的时候,那才是要什么没有什么,可能有的只有他在虎头坡村租下了那公顷的临海滩涂而已。

如今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试验地有足够的试验地,他对海水稻未来的发展,充满了绝对的信心。

今日是海水稻研究中心的第一次会议,就在三楼大会议厅举行,主要是为了确定未来海水稻的研究方向。

参会的有二十来个人,但是都是教授专家以上的人,而这些人更是来自五湖四海,各地的水稻研究佼佼者,包括一些研究盐碱地已经几十年的老专家。

要知道,海水稻的发现虽然比较晚,但是华国对国内的盐碱地进行研究,那可是在很早以前,比如辽省盐碱地研究中心,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对耐盐碱农作物的研究了,更是在江河入口发现了不少的野生稻。

而且江南农科院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也进行了耐盐碱的水稻种植项目的研究了。

但是最后都不能确定海水稻的品种,一直到陈老师在雷总发现的一株野生稻,经过研究之后,又经过了五年的选育,在九一年才确定了海水八六的品种。

可这也标注了华国在盐碱地的研究,和海水稻的研究,那可是经历的几十年时间的积累的。

主持会议的是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海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陈日升老师。

陈日升老师不是一个啰嗦的人,他会议直入主题了,他要表明他自己针对海水稻进行研究的第一个研究方向:“我要重新甄选品种,选育出浓度百分之零点五以上,亩产在二百五十公斤以上的优秀品种!”

选育这个项目,始终都是水稻研究的第一方向。

“百分之零点五?”

有人提出质疑。

这是来自琴岛水稻研究中心的张博士,他看着陈日升老师,低沉的问:“这个目标会不会太高了!”

所谓盐碱地就是在含有盐分的土地,这盐碱地分轻度,中度和重度,百分之零点五,已经属于中度了。

轻度的在百分之零点三左右。

“是有些高,但是我认为我们现在集结了这么多力量,应该把目标放高一些,之前我没有足够的条件,只能在自己已经发现的品种上进行有效的利用,但是现有我们有足够的条件支持之下,我们不仅仅能自己研究,还能得到农科院的支持,农科院在八五年的时候,就集合了全国的盐碱地研究,在一百多份中轻度耐盐碱地的品系之中,挑选出了三个品系,在江南进行尝试性种植,虽然不见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品种的积累上有不少底蕴,另外我们还可以引进国外的品种进行研究帮助!”

陈老师微笑的说道:“国际水稻研究所在七五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国际水稻耐盐观察圃计划,如果能引进一些国外品种进行对比研究,我们想要选育出更好的品种,并非是一句空话!”

“这件事情交给我!”

宋山举手,平静的说道:“我会想办法从国外引进一些他们在研究的品种,目前国外其实也没有非常成功的海水稻品种,不过陈老师的话说的对的,引进来是对我们有帮助的,选育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他苦涩的说道:“海水稻研究室的设备可能要等两个月,现在是我们有钱也未必能让国外卖给我们,而国内的设备不足以支持我们进行基因测序技术!”

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可以筛选出天然抗盐,抗碱,抗病基因,这样能够大大的增加选育的工作。

只是这些设备想要运回来,需要时间啊。

“这个我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