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算九公,土行孙入劫(2 / 3)

洪荒二郎传 言归正传 6654 字 2020-09-28

那种。

五关兵力空虚,不得不从各处调兵,但八百镇诸侯此时效忠朝歌城的并不多,诸侯之兵难借,大商还要留兵在朝歌城四面八方固守,以免其他诸侯趁机作乱……

不当家,实不知闻仲之困境。

杨戬这边,周国气运正隆,从武王到百姓都仿若凝成了一股绳,不断击退大商的讨伐,耗损了大商的兵力之余,也极大的鼓舞了周军的士气。

如今,周军东伐已是板上钉钉之事,源源不断的兵马汇聚在周国边界。

邓九公已经数日未眠,一直在青龙关之外忙碌,布置了种种障碍,意图在周军东进时,消耗周军兵力与士气。

什么叫屋漏偏逢连夜雨?

邓九公刚将防御工事布好,朝歌城就发来了大王旨意。

帝辛勉励了邓九公一番,却督促邓九公尽快出兵西伐,为太师闻仲报仇雪恨。

邓九公得旨意之后长叹一声,让使者带了一封掏心挖肺的书信回去面呈商君,言说此地、此时之困,固守有余,难以西进。

然而,这封信,半日后便出现在了杨戬的书桌上……

朝歌城中,杨戬做了何止一点安排。

这信都没到费、尤二人之手,便从一名驿使小吏那截下,送抵周国边界的军营之中。

而那传信的使者,却也被费仲暗中处置了。

哪吒得了信,顿时呼朋唤友,一同飞来杨戬府上,借机溜达。

“这邓九公,倒也是个有见识之人,”金吒在旁笑道,“虽只是凡人,却也知兵势变化,实为不易。”

哪吒在旁反问了句:“大兄也通兵势?”

“跟父亲学过几年,略懂皮毛。”

杨戬顺势将话头挪到了李靖身上,“李总兵那边可曾松口?”

金吒和木吒对视一眼,面露惭色,木吒道:“父亲也知天命在周,只是始终觉得帝辛并未有负于他,故依旧……没给我们回信。”

金吒忙道:“大师兄不必担心,我们定能说动父亲。”

“嗯!”旁边的哪吒也一脸坚定的点头。

杨戬思索少许,提笔在一处布帛上写了一行字,“哪吒,你拿着此物,去给你父亲看,试试有没有效果。”

哪吒凑近一看,小声读了出来:“兵不负将,臣不负君,忠不负义,何人不负天下百姓?”

木吒和金吒若有所思,杨戬笑道:“用百姓的大义试试吧,你爹或许只是面子上拉不下来,给他个台阶便是。”

哪吒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杨戬瞪了哪吒一眼,“我刚才说的话,你可千万别直接说给你爹娘听!”

“师兄,我又不是天化!怎么会那般愚笨!”

哪吒翻翻白眼,将布帛取了,踩着风火轮飞出书房,径直去了东海之滨。

杨戬给了金吒木吒两道军令,让他们二人也随哪吒离开。

接下来,再不过半个月,想必邓九公不得不率军出关,讨伐西岐……

杨戬心中泛起了一连串的计划,他并非只是想将邓婵玉招入麾下,改善一下周军营中阴阳不调的气氛。

他想的,是如何将邓九公,以及邓九公从三山关带出来的那十多万精兵,一同收入周军麾下。

邓九公与邓婵玉并非什么大敌,让自己师弟们历练一番便可,又有南宫适等大将坐镇前军、黄飞虎在后方照应,倒也不必多担心什么。

闭目修行一阵,睁眼已是第二日清晨。

窗外阴雨连绵,西岐难得在这个时节降雨,杨戬第一时间想到的,竟是‘有利耕种’。

确实有点当丞相的样子了。

起身走到门外回廊,负手看着天地间水雾迷蒙,心中恬然静谧,颇感舒适。

……

夹龙山,飞云洞,此地为阐教十二金仙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