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邓婵玉归周(2 / 3)

洪荒二郎传 言归正传 6739 字 2020-09-28

征战如何看?对封神又了解多少?”

邓婵玉看了眼杨戬,总算开口回话:“我并非道门弟子,不知道门大劫具体如何,但先前丞相与截教众强者争锋,我也都见到了……”

说到这,邓婵玉嘴角轻轻抽搐了下,道一句:“我也有一事不解,你们道门劫难为何要波及凡人?直接两教拉开架子打一架就是了,死了的入封神榜,活着的继续逍遥,不可吗?”

“自然不可。”

杨戬笑了两声,“万万不可啊。”

“为何不可?”

“其一,天庭所需的并非全是高手,而是能够担负起三界运转之责的神祗。想要入封神榜,只有修为不够,还要有领军、治政的本领,更要有所功绩。”

杨戬看着邓婵玉,笑道:“婵玉将军可知,封神榜此时便是由我执掌,这些事,我自认了解最深。”

邓婵玉皱眉中又轻轻点头,“其二呢?”

“天数在人族,天地气运集中在人族之上,而三教立教也是以护卫人族、教化人族立下的天道誓言,”杨戬笑道,“自上古之后,天地主角是人族,故而劫运、气运,都与人族相关。”

“我阐教支持周武王,截教则因闻仲以及其他的缘故相助帝辛,阐教与周国、截教与大商之间,气运便有了勾连。彼此互相影响,也互相借势。”

邓婵玉虽修道不久,修为也相对不高,但这些话都是一点就透,很快就轻轻点头。

“丞相如此一说,婵玉便明白了许多。”

“虽修士瞧不起凡人,但人族的气运,九成都聚在这南洲,”杨戬抬手朝着前面一划,千里之外的一处大城之上,淡淡的金光映着云朵。

邓婵玉望着那静静出神。

杨戬在旁笑道:“既然婵玉将军明白了,那我就好劝说了。依婵玉将军来看,此时天命是在朝歌城,还是在西岐?”

邓婵玉默然,随后幽幽一叹:“若是天命都已经定下,为何还要我们在其中挣扎?天命说一句,让大王退位不就可了?”

“说这话,反倒是让我小看了婵玉将军几分。”

邓婵玉顿时不服,那双明亮的大眼瞪着杨戬,“还请丞相言明。”

“若我们不论法力,不提神仙修士,单看周与商,婵玉将军觉得,谁能赢到最后?自然,我还是周国丞相,闻仲也只是一个凡人老头,在大商。”

邓婵玉:“自然是商军,周军若非丞相之勇武,何以到今日。”

“婵玉将军请仔细推算,从闻仲讨伐西岐开始,双方不计法力,只算兵力兵事。”

邓婵玉皱眉,闭上双眼,心中迅速推演种种。

百万商军,岐山之下……

渐渐的,邓婵玉脸颊多了几滴冷汗,突然睁眼看着杨戬,目光中带着些许不敢置信。

“哪怕我败给了闻仲,只要退守岐山便可拖住闻仲大军,而闻仲大军越拖,其余三面的六百镇诸侯越会忍耐不住……最后赢得也只会是周武王,对吗?”

邓婵玉轻轻点头。

杨戬看着邓婵玉,笑道:“事实便是如此,大商积毒已深,整个楼阁的地基已毁。帝辛继位前,四周已是岌岌可危,诸侯野心渐渐暴露。”

“帝辛心有大志,想必也是知道大商的窘境,故而他三番四次发起远征,依靠闻仲东征西讨,只是这般一来,大商的家底更薄弱了几分。”

“闻仲远征宣扬了帝辛的武力,却带垮了整个大商的国力。如此一来,朝歌城便会对八百镇诸侯索求更多,而八百镇诸侯却早已是各成体系,朝歌城一逼便反。”

“朝歌城中,有不少代表了八百镇诸侯势力的老臣,帝辛早就想培植自己的班底,可帝辛并不是个合格的君主,没有识人之名,又操之过急,试图以铁血手腕镇压各方,最后只是将四面本就已经满是裂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