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无法解答之事,无从得寻之根(2 / 3)

洪荒二郎传 言归正传 6820 字 2020-09-28

杨戬额头见汗,心底反复确认着……

老子骑牛出函谷,在函谷关当地留下了紫气东来之传说,也留下了五千余字的《道德经》传世。

接下来……

果然如此,函谷关中的守将扫榻相迎,邀老君入住;老君写就道德经之后,于日暮时分出了函谷关,继续朝着西地游荡。

杨戬却站在云上久久伫立,如木雕,似泥塑。

这不对!

这根本不对!

他提前知道这些典故,知道老子要去化佛,知道在函谷关中会留下道德经……

这些杨戬他都知道!

为什么?

因为他在地球老家的时候,这些都听人说起过,在各种途径获得过这些讯息!

龙凤巫妖,洪荒混沌,封神榜,纣王帝辛,武王姬发,李靖一家……

杨戬来洪荒之前,通通都知道!

这就意味着,洪荒之后的时代才是他此前生活的地球!

他是从后世而来,而不是从太始之前!

换句话说,如果他是从久远之前的强者灵云之中而来,他为何会有先知之明?

突破归鸿境时,杨戬本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前世今生,知道了自己从何而来,又曾是何人;可现在,杨戬陷入了一个矛盾的漩涡中,越陷越深……

这只是第一个困惑。

洪荒中的这些事、这些过往,甚至南洲俗世的王朝变幻,都出现在地球老家的神话、历史、典故之中。

这又是第二个无法解答的问题。

如果按照归鸿之中自己所见的情形,他是从前世所化的灵云中而来,那灵云的虚构世界和洪荒、和混沌,又有什么莫名关联?

这解释不通,完全解释不通!

洪荒之内,南洲之中,四时变幻,节气节序为何与老家相差无几?

到底哪边是真实,哪边是虚幻?他到底从何而来?到底经历过什么?那一抹在灵云之中划过的流星,到底是不是他?

归鸿境的极限突破之前,杨戬觉得,对他跟脚来路最合理的解释,其实是这般——

洪荒在大劫之中崩碎,幸存者将洪荒炼化成诸多星辰,混沌海化作了宇宙,这才有了后世的地球。

杨戬后来得知了‘灵云’,开始质疑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球是否真的存在;又在突破归鸿境时看到了‘前世身’,便觉得地球老家应该是存在于那片已经随着大战覆灭的灵云之中。

可如今,杨戬开始怀疑这到底是不是真相。

夏商周的顺序,三皇五帝的存在,一个又一个自己所熟知、被串联起来的故事……

洪荒和地球,到底是什么关系?

杨戬捂着额头轻哼一声,顿敢头痛欲裂,浑身气息轻颤着。

还好他心神此时只是寄托在化身之中,若是在本体时突然遇到这般心绪剧变,恐怕他身周暴走的气息都会惹出无边祸事。

想不明白、窥不见其中关联……

杨戬转身飞遁,身影急速在洪荒之中穿梭,去了玉泉山中,拜在金霞洞前。

“师父!弟子心有惑!”

金霞洞洞门大开,杨戬起身步入其中,跪在蒲团上,看着依然在推演同修之法的师父玉鼎,突然有些开不了口。

“怎么了?”

玉鼎放下手中的玉牌,招杨戬向前,皱眉道:“看你神色凄迷,出了什么事?”

“师父,弟子心有大惑!”杨戬跪坐在那,低声道,“弟子想知自己从何处而来,又为何而来,却总是想不明。”

“哦?”玉鼎真人看着杨戬的面容,随手将洞门闭合,“不少修士修行时,都容易迷失本心,为师本想你不会有这般问题,没想到还是堕入了迷惘。”

“求师父解惑。”

玉鼎真人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