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谷神星的故事(50月票加更)(2 / 3)

带已经十多天的时间,可就是没有发现它的踪迹,还真是一个玩捉迷藏的高手。

“你别说这个谷神星啊,当初可是先被科学家用公式推导出来,然后科学家重点在小行星带观察才发现了它!”说起太阳系这些行星的故事,研究天文学的赢百年自然是知道的非常清楚。

“哦,还有这样的故事?说来听听!”江志鹏一听就来兴趣。

“是啊,反正也无聊呢,说来听听解解闷!”其他的人也都兴趣大增,在这太空之中还真是没什么事情可做,特别是飞行的时候,听听故事也是一个不错的解闷方法。

1766年,德国有一位名叫约翰?提丢斯的中学教师在研究一组数列的时候,他发现这组数列的每一项与当时已知的6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到太阳的距离比例(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定为1个天文单位)有着一定的联系。

提丢斯的朋友,天文学家波得深知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就于1772年公布了提丢斯的这一发现,这串数从此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重视;并被称为提丢斯——波得定律即太阳系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

当时,人们还没有发现天王星、海王星,以为土星就是距太阳最远的行星。

1781年,英籍德国人赫歇尔在接近19.6天文单位的位置上(即数列中的第八项)发现了天王星,从此,人们就对这一定则深信不疑了。

根据这一定则,在数列的第五项即2.8的位置上,就是现在大家所处的在的小行星带,也应该对应一颗行星,只是还没有被发现。于是,许多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便以极大的热情,踏上了寻找这颗新行星的征程。

1801年新年的晚上,意大利神父朱塞普?皮亚齐还在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星空。突然,他从望远镜里发现了一颗非常小的星星,正好在提丢斯——波得定则中2.8的位置上。这颗行星在几天的观测期内不断变动位置。

可是,当皮亚齐再想进一步观察这颗小行星时,他却病倒了,等到他恢复健康,再想寻找这颗小行星时,它却不知所踪,皮亚齐没有放弃这一机会,他认为这可能就是人们一直没有发现的那颗行星。

天文学家对皮亚齐的这一发现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皮亚齐是正确的;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一颗彗星,关于这颗行星的说法不在少数,天文学界议论纷纷。

几个月过去了,人们的争论也没见分晓。可是,这场争论却引起了德国数学家高斯的注意。高斯想,既然天文学家通过观察找不到谷神星,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找到它呢?许多天文学家对高斯的这一提法不以为然。

天文学家都找不到谷神星,难道高斯还能把它算出来吗?朋友们也劝他不要把自己的时间和才智浪费在这一毫无希望的问题上。

年轻的高斯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天文学是离不开数学的。如果没有雄厚的数学知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天文学家的。在天文学发展史上,情况也正是如此。开普勒正是凭借着自己的数学才能,才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牛顿也是凭着渊博的数学知识,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1801年12月31日夜,德国天文爱好者奥伯斯,在高斯预言的时间里,用望远镜对准了这片天空。不出所料,谷神星再一次奇迹般地出现了!

高斯的计算方法成功了。高斯从笔尖上寻找到的这颗行星,在隐藏了整整一年后,成为人类的最好的新年礼物,这一礼物向人们显示了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巨大作用。

随着赢百年将谷神星如何被发现的故事慢慢讲出来,年轻的科学家们纷纷低头沉思!

“相比起前辈科学家们的执着和坚持,我觉得我们还是太过于浮躁!”江志鹏想了许久说出了大家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