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赶紧跑路(2 / 2)

大唐咸鱼 手撕鲈鱼 3525 字 2022-01-23

村里的铁匠慎建兵,这位全村最雄壮的汉子,可不只是会打铁而已,其实做铜器的手艺也是不差的。

只不过慎家村的人以前都太穷了,压根都用不起铜器,现在慎独这是有一定资本了,才敢说自个出钱做几个铜火锅,给未来的酒楼打个样。

大规模的配齐火锅,自然还是要让那些个老将们出钱的。

其实慎独这都是拾人牙慧了,用的都是后世最常见的那些样式。

老北平涮锅,自然是涮羊肉的不二之选,鸳鸯锅也能给客人更多的选择。

雕龙刻凤自然是不敢的,可多些饰物在上面也是少不了的,怎么高大上怎么来就是。

但是因为用的是黄铜,再加上慎建兵的手艺,这些火锅弄出来,就和酒楼的定位很合拍了。

主要是大唐这时候的铜太稀罕了,产量十分有限,以至于这玩意成了绝对的硬通货。

只要看看大唐市面上真正充当流通货币功能的,反倒是绢帛更常见,而不是铜币就能明白了。

经常有圣旨,说是某某大将在哪场战斗中表现出色,所以皇帝赏赐金一千斤什么的,怕是多半都是黄铜,而不是真金,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时候的铜有多么的金贵。

当然后世唐朝的铜镜一个个都身价不菲,和这个也有一定的关系,铜镜这东西在大唐真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尤其是大个头的家伙事。

另外大唐这会的铜料也是受到了严格限制的,做出来的铜器比之等重的铜钱来的还要贵重呢,所以铜火锅绝对是相当能上得了台面的好东西。

将图样和要求都给慎建兵交代清楚,顺便又多订了几口炒锅以后,慎独顺便又去了慎建堂家里取了打制好的石磨,当然要靠丑牛给拉到村里的打谷场上。

木匠慎建林也赶过来帮忙,拉磨的杆子这类的附件都是出自他的手,他也是上磨的好把式,有他在调整起来肯定要快许多。

稍微调试了一下,磨盘成功组装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丑牛那边也能流畅的动作起来了,慎独回家去拿了些粮食过来,开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