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他说他也有朋友(1 / 2)

据传当日此曲作成之时,凌厉剑气弥漫千里龙湖之上,纵横不息,湖上数千余只栖息的野雁,本能之间瞬时惊飞,却只逃得三百一十八只。

但那琴声却低泣如诉,婉转凄凉,动人之极,居然又引得那逃出生天的野雁纷纷回头。

三百一十八只,一只接着一只,一只未少,又纷纷投入剑气之中,慷慨赴死。

时人见得此景,只觉无比震撼,便谓此曲名为《雁去雁回》。

君敬之突遭父亲去世,又闻故友之殇,心中百感交集,再也没了闯荡江湖的心情。

自那日起,他断琴封剑,携了独子一路往东,直赴东吴,又乘船出海而去,直接归隐海外。

三十年后,君敬之在离东吴海岸千里之遥的嵊泗列岛开山立户,传下了嵊泗一派。

随后没过多久的一个中秋之夜,他自觉传承大事已了,心伤却始终难复,便将嵊泗派托给儿子,从此消失无踪。

有人说他去了茫茫东海,弹琴舞剑,最后魂归九天。也有人说他返回洛阳,投湖自尽,直接赴了黄泉。

总之,一代前辈高人却是从此音讯再无,仅仅只是留书一封,写的内容也份外简单。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

觅知音。

寥寥数字,诉尽心伤。

而君敬之的独子,便是如今嵊泗派掌门,君不悔。

传闻君不悔年少时并非此名,只是君敬之铭其老友,一朝之约,虽死无悔,这才改了名。

‘东海心剑’君不悔,虽曾惜败于李慕白剑下,却也是江湖顶尖高手,地境巅峰的武道宗师。

嵊泗一派,琴中藏剑的左手剑法虽稍逊六大神剑,但配上右手的惑人琴音也称得上极精极妙。

梅仙孙女梅瑛,天资绝伦,因喜好琴艺,竟弃家传虬枝神剑不学,慕名而去,在嵊泗派山门之前,连跪了七日,终于引得君不悔感念,不惜硬抗梅家虬枝令,将其收入门下。

如今十多年过去,梅瑛也早已踏迹武林,江湖人称‘瑶琴神剑’。

而嵊泗派中的数代弟子,也常有人背琴负剑,往来东吴中原,在武林中较为活跃。

《三百一十八式雁去雁回剑》和《东海听潮观澜曲》在天下武林中也是声名赫赫。

嵊泗派,天下九门之一,居东海之上,半入江湖半入海,琴剑相合成绝响。

张浪揉了揉脑袋,收拢了有些散乱的思绪,倒是有些好奇起来。

荒郊野岭,是谁在奏此曲?

索性现在风雨已歇,他便心中一动,便背起行李,起身跃起。

又使脚尖往崖石一踏,使出一式‘踏雪寻风’,循着声音,提纵而去。

行得一段,树林中越加幽暗,曲声稍稍清晰了些。

再行片刻,却已山林深处,更是老树盘虬,粗藤缠绕,却隐隐传来一丝酒香,曲声也就在这左近不远了。

张浪脚下一点,依着踏雪无痕之轻,丝毫不发声音的靠了过去……

这武清山密林之中,竟然有一间小小的木屋,木屋前不远,是一个小小的木棚,木棚中生着一堆篝火。

篝火之上还搭了个烤架,烤架上窜着一头野猪,油光发亮。

篝火旁边还摊放着些不少菜肴,两个大酒坛,两只大酒碗。

其中一只酒碗斜倒在地上,碗口上嗑出了几个裂口,酒碗旁边是一个灰袍青年。

他仰面躺在地上的血泊里,腰上佩着一把鲨皮鞘的长剑,剑柄上刻着一个小小金印,他的脸上搭着一块青布条,看不上神情模样,胸口却是一个两指余宽的穿透伤口,鲜血从伤口处流出,蔓延成身下的血泊。

而另一只酒碗却是完好的摆在地上,这只酒碗旁边是一个先天境的青衣年轻人。

他盘坐在篝火旁,膝间横着一把竹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