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五章 真相(3 / 4)

着一家老小以及府中仆、婢,到府外相迎。

“下官光禄大夫丁鸿,拜见大王。”

丁鸿躬身行礼,身后的一大家子也是跟着见礼。

吕布下了车辇,沿着府前石梯,拾级而上。

随行的五百虎贲卫士并未随之入府,而是挺直身躯守在府外。

走到丁鸿面前,吕布伸手轻拍他的肩膀,面带笑意:“丁大夫,在家做得好大事情。”

听闻此话,丁鸿心头猛地一突,将身子躬得更低了,急忙回道:“下官近几日只看过几篇古文,并未有越权之事,请大王明鉴!”

“读书还不算大事?”

吕布意味深长的反问一声,笑容愈发和善。

他扶起弯腰九十度的丁鸿,一同步入府内。

之后,丁鸿本要在大堂接待,然而吕布却说想去书房看看,看他所研究的古文是否值得一观。

丁鸿自然不敢拒绝,亲自领路,带着吕布来到平日里写作的书房。

陈卫守在外面,屋内只有吕布和丁鸿两人。

“大王,这便是下官这几日所看之古文。”

丁鸿将书卷从书架抱来,放在吕布面前的案桌上,然后老老实实站着,心中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他总感觉吕布意有所指。

吕布随意翻看了几卷,便将书卷搁下,笑了笑:“孤乃武夫出身,这些文人墨客的东西,看不懂,也看得头疼。”

“大王神武盖世,威震四海,这些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好看。”

丁鸿不失时机的拍上一句,既给了台阶,又给吕布长足了面子。

“你父亲的本事,你倒是学会不少。”

吕布笑说一声,当年的丁宫,也是这般左右逢源。

“有件事,我想问你。”

吕布顿了顿语气,目光郑重的看向丁鸿。

“大王请说,只要下官知道,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丁鸿语气笃定十足。

唔~

吕布托起下巴,沉吟了稍许,似是在想如何措辞,但话到了嘴边,他还是直接问了起来,很是云淡风轻:“派人行刺骁儿,是你的意思吧?”

丁鸿正准备开口,可当他听清问题之后,眼中瞳孔骤然放大,继而浑身猛地一个寒颤,吓得三魂七魄全无,噗地跪在地上,大呼冤枉,砰砰磕头,一边磕一边喊:“大王,您就是给下官一百个熊心豹胆,下官也绝不敢对二公子出手啊!”

看着额上殷红、渐露出血迹的丁鸿,吕布叫他起来。

丁鸿还以为吕布是有所动容,然而接下来听到的话,却又是叫他心中一寒。

“孤是念在老太傅的情分上,才没让王政过来提人,你要是不说实话,孤就只能让校事署的人来招待你了。”吕布淡然说着,眼神间未有任何波澜,同时也提醒了丁鸿一句:你知道的,孤从来不会无的放矢。

丁鸿张了张口,似是想辩解些什么,只是当他看到吕布那双波澜不惊的眼神时,心中所想之词,就忽地没了底气。

到最后,认命般的点了点头。

“此事全是下官一时糊涂,险些酿成大祸,大王要杀要剐,我都没有怨言。只是此事家中人一概不知,还请大王宽容!”

丁鸿面色苍凉,言语中除了认命,更多的还有恳求。

他缓缓跪下,双手交叠,将头磕在手背,整个身躯匍匐,没再抬起。

吕布问他,你是如何得知的行踪?

丁鸿便将那夜之事,一五一十的全与吕布说了。

当吕布问起那卷地图时,丁鸿说,在行刺失败之后,就已经烧了。

如此看来,线索似乎到此断了。

不过吕布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从袖袍中掏出一张布帛,上面写有诸多文字,他招呼丁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