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八章 暗流涌动(3 / 4)

边,刘虞率军攻入幽州,收复大半郡县,眼看就能彻底收复幽州,结果文丑率七万大军北上,及时增援当地守军,与幽州长史关靖左右成掎角之势,稳住脚跟,准备向刘虞实行反扑。

南方,伪帝袁术被打得怀疑人生,不过却没有投降求饶,兴许是他骨子里的骄傲,不允许他向这些出身卑贱的家伙低头。

孙策的江东军则在鄱阳湖一带陷入了僵持,据说遇上了一伙尤为难缠的水寇,好像是叫锦帆贼来着。

豫州境内,张辽在输给张绣之后,退回到了傿陵,好在高顺及时出兵,由方悦统帅,抢先一步占领新汲,算是暂时遏制住了张绣的兵锋。

关中以西,马腾率西凉军兵临萧关,气势汹汹。

兖州任城一带,关东的朝廷兵分四路,分别由公孙瓒、刘备、曹操、以及刘辩统帅,向任城进发,试图与吕布展开交锋。

从战略地图上纵观整个大汉王朝,几乎各处都在打仗。

说完了目前形势,郭淮欲言又止。

戏策见状,道了声:“伯济,在吾面前,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郭淮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把心里话说出来,拱手告罪道:“戏师,弟子知道背后嚼人舌根不好,可我总是有些担心,担心马超会叛投敌军。毕竟他是马腾的亲生骨肉,弟子以为,不可不防啊!”

万一马超临阵倒戈,打开萧关的大门,引马腾入关,这就等同于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引狼入室。

“孟起不会这般做的,他平日里行事是有些莽撞,但心中一直都存有忠义。”

戏策平淡的语气里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笃定,马超十岁就入了吕布的营伍,这些年,他们都是看着马超一点一点成长起来,这小子性子傲,但总归是知道家国大义。

否则,他连吕布那关都过不了。

听得戏策这般说了,郭淮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老师心里有数就行。

“相较于孟起,我倒更担心另外一人。”

戏策捻了一小撮短须,眼眸里尤为深沉。

“戏师指的是?”郭淮有些拿捏不准。

庭院里没有外人,戏策略显凝重的说出了此人名字:“老司徒,王允。”

郭淮听得这话,顿时一惊,继而不解道:“戏师,您怎么会怀疑起老司徒来,弟子觉得,老司徒万万不会行小人之事!”

郭淮甚至还当场打起包票,他出生并州雁门,小的时候,就听过王允秉公为官的各种事迹,心中也一直拿王允这位老前辈当做人生道路上的榜样。

这些年,王允为大将军作了不少贡献,尤其是在将义女貂蝉嫁给大将军为妾后,更是尽心尽力,说是鞠躬尽瘁亦不为过。

就拿前些时日来说,侍御史徐咎里通外敌,老司徒得知以后,硬是顾不得穿衣,打着赤脚跑来报信。否则,真叫徐咎先下了手。

“老司徒可一直是站在咱们这一边的啊!”

郭淮对此深信不疑。

“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更加吃不准这位老大人的心思。”

戏策慢悠悠的说来,随后架起两根手指,轻轻揉弄起眉梢的穴位,显得颇为头疼。他曾暗中派校事署调查过王允多次,却没有得到任何的有效情报。

戏策凭着多年的灵敏嗅觉和看人的眼光,他几乎可以笃定,王允这老头子的城府远比想象中的要深。

有时候,这种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家伙,才最是危险。

当然,也有些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人,也同样可恶。

比如说,李肃。

若非校事署无意间探到,李肃和关东叛军的密谍暗中接触过两次,至于谈了什么内容,外人很难得知。

王政后来亲自审问过活捉的那两个谍子,可惜酷刑到死也没能审出。

于是,王政想带人去动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