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赵构有天时地利人和(2 / 2)

军而已。

而这两万永定军,都是北军,一群旱鸭子,不善水战。

现在可没什么长江大桥给赵桓用。

现在过长江,就必须用船,而长江又不会结冰……

赵构绝对是个聪明人,他挑选的时机,非常的好,卡在一个对的时间里,做了一件对他赵构一人有利的事。

自私,就是他的代名词。

麻烦呀。

李纲却喜色连连的带着赵佶准备归京的消息,来到了宣德门前,只是他在等待宫门打开的时候,看到了蔡攸从东掖门匆匆而出。

这个知枢密院事现在就是个人行图章,因为赵桓带着永定军打下来了燕云十六州,现在的汴京城里,新帝说话一言九鼎。

这个蔡攸在朝堂上,都是一言不发,官家说什么,他蔡攸就做什么。

大中午的进宫,是说什么大事吗?

李纲带着信件来到了文德殿,大声的说道“官家,可喜可贺啊!太上皇已经决定归京了,正率领着八万的军卒,返回汴京。”

赵桓却面沉如水的问道“李太宰,太上皇可是带走了四十万的兵马,现在怎么就只剩下了这么点?”

赵桓一听这个八万的数字,就知道要遭,因为根据康履的供述,现在赵构,就在江南!

这四十万人的溃营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些!

有问题!

李纲一听,脸上的喜色慢慢消失。只是情报有限,他实在是不知道这四十万的禁军是如何这么短时间溃营的。

“李太宰你来看看这个。”赵桓将平州的军报递给了李纲,忧心重重的说道“他康王,怕是要做大事啊!”

李纲接到札子仔细研读之后,额头上出了一层层的冷汗。

“官家,江南是大宋的粮仓,也是大宋的商税的主要来源。”李纲小心翼翼的说了一句,提醒官家,这件事并不寻常。

“万万贯的税赋,仅仅江南就贡献了超过三千万贯,官家,这康王若是再江南谋朝自立……”李纲说不下去了,因为这件事如果是真的,那后果不堪设想。

赵桓看到李纲这个表情,就知道这个智多星,现在真的是智多星无用了。

这是历史大势!不因智谋而阻拦。

怎么办?

成了君臣二人的心中的难题。

“与金人议和?然后调兵南下平叛?”李纲试探的问着。

而赵桓却突然笑了,这又是一道选择题,议和撤出几万兵马来,揍个赵构,跟玩一样。

一如当初种师道问他的一样,是继续攻打云中路还是班师回京平叛一样的选择题啊!

攘外和安内,固定的选择题,赵桓这次依然选择攘外。

赵桓摇了摇头,说道“北地军卒调动不变,训练新军,有三万飞军,足以平定康王叛变!”

“时间站在了我们这一边,我相信时间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我大宋王师,一定可平定割据的赵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