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王荀封将(2 / 2)

。”赵桓看着这么吵下去也不是个事,决定听李纲的,先剐了再说。

“圣上英明。”宋世卿趾高气昂的看着李弥逊,这个李弥逊就是个老好人,大是大非上行无差池。

但是总是抱着仁义那一套,治国哪里有那么多仁义?恶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犯错砍头了事,岂不是便宜了赵承佑?

宋世卿就很讨厌李弥逊身上这股子书卷气,明刑正典,才是他们这些推官们的追求。

李弥逊只能连连摇头,直到最近他才知道,官家那股子仁善,是对百姓们仁善,实际上是一个面善心狠之人。

那可是血脉至亲,说剐就剐了。

等到常朝散去,李纲依旧坐在那巍然不动,而王禀准备让人抬着暖炉走的时候,被赵桓喊住了。

文德殿一片寂静,只有赵桓笔尖在纸上书写的沙沙声,这静谧良久之后,赵桓才将手中的笔放下,看着李纲。

“官家要推行吏治,改制不存在任何的温和,雷霆手段,才能震慑,至于以后,宋少卿说的很多,谁能管得了身后事呢。”李纲笑着解释了为何要剐。

赵桓点头,他无奈的摇头说道:“是朕贪了点。”

“朕打算让王荀权任泾原第十三正将,不知道王将军以为如何?王荀既然已经弱冠之年,更应当多担点责,你以为如何?”赵桓拿起了札子递给了赵英。

这是补偿。

孟太后指示下,朝臣对王禀展开了攻讦,无论赵桓如何站台,都对王禀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他作为皇帝,当然要给王禀适当的补偿。

现在王禀是很尊贵,还得了个赞名不拜的特权。

封无可封?

不存在。

封不了王禀,还不能封他儿子吗?多简单的事?

王禀正烤着火,也是一愣,随即问道:“岳飞在青塘战事不顺?”

“然。”赵桓点头,真是什么都瞒不住王禀,他是不擅长政事,但是人擅长军事呀,自己刚有个小动作,王禀就猜出了自己的目的。

王荀十六岁就跟着王禀镇守了太原城,身中数创,险些丧命于完颜娄室手下,本身就是校尉的王荀,任这这泾原第十三正将,并完全算是恩赏,大宋军功很宝贵,王荀弱冠,已经到了可以做事的年岁。

“行。”

王禀点了点头,站起身来,赵英差人抬着暖炉亦步亦趋的送王禀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