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1章 祸兮?福兮?(3 / 4)

侠行水浒 毅铭情 7218 字 2019-11-15

,能得到龙图阁学士的人也不可能被贬得那么低,真是罪无可赦的人,要么是直接劝退,要么人头落地。

至于中书舍人,那可不是官,是差遣,是实际的职务,大宋如今设了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是大宋的最高决策机构,蔡京便是担任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一差遣,总掌三省事务,形同宰相。

中书省最高长官以前叫做中书侍郎,如今改称太宰,可称作第一副宰相,门下省最高长官以前叫做门下侍郎,如今改称少宰,可称作第二副宰相,尚书省过去以左、右仆射分掌六部,如今改为尚书左丞和尚书右丞,是为第三和第四副宰相。

中书舍人便是中书省仅次于太宰的职务,人员数量不固定,但地位与六部尚书齐平,是大宋最高决策机构的一员,如果再往上一步,那就是副宰相,职务和地位不可谓不高。

不过刚才皇帝赵佶又加了一句,让他以中书舍人的身份外任河北东路宣抚使,意味着是兼任,而宣抚使的职权形同于外调的钦差大臣,实际权力就是执掌河北东路的所有军队,尽管不再有直接的统兵权,但却有调兵的权利,河北东路所有兵马都将归他监督和调遣。

河北东路是什么概念,霸州、沧州、德州、博州、河间府,甚至大名府都归属这一路,以前总共下辖三府、十一州、五军之地,随着早前清州和信安军被并入沧州,现在也是三府、十州、四军之地。

宣抚使这个职务也与经略安抚使大体相同,只在临近敌国的地区设立,但宣抚使略有不同的是,经略安抚使还有执掌各州府政务的权利,宣抚使却没有,只掌军,不掌政。

不过河北东路虽然相邻辽国,但却不可能设置经略安抚使,这是因为大宋四京之一的北京大名府便在河北东路,所以最高政务决策人历来就是大名府留守,如今梁世杰便是以中书舍人的身份担任着此职,人称梁中书,而现在赵不凡以中书舍人的身份担任河北东路宣抚使,这便意味着今后是与梁世杰分别掌管军队和政务。

这可比以前的沧、霸二州兵马总管职务要高,而且以前是武职,只统兵,不掌兵,可以练兵,不能调兵,但现在不同,安抚使是文官,拥有调兵权,甚至可以不通过枢密院批准就先进行兵马调动,然后再上报枢密院也不会有事,文官掌兵,武官统兵是大宋历来的规矩!

这么大的变化,如何能让赵不凡不发蒙?

这时候的他也终于抬起头来,满脸茫然地望着皇帝赵佶。

此时他才发现,皇帝赵佶和郑皇后都是笑意盈盈,明显早前是有意吓他!

“圣上,这是……”

远处端坐的蔡京顿时大笑出声:“赵中书,你还不谢恩?”

“微臣拜谢圣上、拜谢皇后恩典!”赵不凡醒悟过来,当即磕头称谢。

赵佶开怀大笑,开心地摆摆手:“行了,起来再说!”

“谢皇上!”赵不凡长舒口气,尽管脑子里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眼下的情况看来,一切终归是福,并不是祸,所以他也暂且安下心来。

赵佶目视着他起身,这才兴致勃勃地接道:“你的文章与朕同出一源,一首贺岁词不但行文流畅,意境出众,辞藻艳丽,更写尽我大宋的繁荣昌盛,让人感觉到新兴的喜气,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词,满朝文武能写出这么美妙辞赋的有几个?你满腹经文,理当弃武修文,以后打打杀杀的事就别做了,我大宋人才济济,不缺少武将,你去凑什么热闹?朕还听说你早前救援使团时受的伤还没有好?今生恐怕不能动武?”

赵不凡想了想,拱手回道:“回圣上,眼下确实不能动武,什么时候好也不知道!”

“那身体可有大碍?”赵佶关心地问道。

“不影响日常行动!”

“那就好!那就好!”赵佶的深情略微舒缓,笑着说:“没了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