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理论先行(1 / 3)

工业之王 隐为者 6017 字 2022-01-26

倒了杯茶,赵国阳站在窗口,目光凝视窗外,脑海中思绪万千,论文的题目从重型机械跳到了船舶工业,又想到钢铁工业,跟着又转向航空工业……

最后,赵国阳双手一拍,决定将这自己重生之后的第一篇论文,献给共和国的铁路事业。

赵国阳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理由也很简单,因为铁路运输,在华夏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有别于一些国土面积较小、铁路事业并不发达的国家。幅员辽阔的华夏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从南到北地域跨度巨大,迫切需要铁路的发展。

它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更是兼具了安全、经济、便民、实惠、全天候运输等许多优点。

另外,相比汽车而言,铁路运输的速度快、运能大、安全舒适、节能省地、减排高效等特点。

具备了如此多特点和优势,最终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决定了其在国内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骨干地位。

前世的赵国阳,在国内机械工业方面,无疑是高高在上的大牛权威。

但是他也有一个遗憾,那就是在新世纪初,在国内高铁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他由于资历的缘故,没能赶上趟,错过了一个名留青史的机会。

到后来,国内高铁发展成了超越世界三大铁路系统的存在的时候,赵国阳才开始涉入其中。

虽然他依旧为高铁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毕竟还是留有一丝遗憾。

尤其是高铁发展之初,国内由于高速铁路技术的缺乏,被国外企业卡了脖子,迫不得己高价引进了人家的部分技术,投入不可谓不小。

现在好不容易重生在了这个时代,赵国阳可不想让历史重演。

因此,他的这篇论文,就详细分析了岛国“新干线”对国内铁路发展的借鉴意义,强烈呼吁,国家将高速铁路的发展,尽快提上日程。

由于对国内的铁路建设有着很深的认识,加上对前一世国内高铁发展遇到的困难有着切肤之痛,因此赵国阳写这篇论文的时候,几乎是行云流水、一蹴而就。

不到一个小时,他就已经完成了一篇声情并茂,态度鲜明,有理有据的高质量论文。

写完之后,赵国阳不忘仔细检查了一遍,看看有没有提到太超前的概念和知识。

确认没什么问题后,他立刻去了隔壁的打印室,将论文给打印了出来。

过年之后,厂里已经新增加了一台设备——打印机。目的,自然是为了方便技术科那边图纸打印。

有了这个打印机,赵国阳的很多工作,干起来就方便多了。

论文足足打印了有四五张纸,赵国阳再次核对了一下,才在后面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看看时间还早,赵国阳就去邮局赶紧将论文寄了出去。这种重要的信件,他自己选择的是挂号信,确保不会丢失。

搞定了论文的事,赵国阳心里就暗暗松了口气。

说起来,自己虽然有着前世超人一等的记忆和知识,可以做很多很多事。但是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而且很多东西需要的不光光要有知识和技术,还需要基础技术和生产能力来支撑。

在目前这个状态下,自己能做的也只能是摇旗呐喊,并不能真正太多实质性的帮助。

在赵国阳看来,“理论先行”这四个字,用在自己身上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

下午回到厂里忙活了一会儿之后,赵国阳就和沐厂长请了半天假,想回家一趟,整理一下行李。

对赵国阳的请求,沐厂长自然是一口应允了。

事实上,上午赵国阳处理完手头上的所有事情之后,沐厂长就打算让他回去好好准备准备。

现在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