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之死(3 / 4)

大国战隼 步枪 4522 字 2021-12-31

慢慢的一步步的指引僚机收缩距离,这意味着一开始编队的空速不能太快。

整个回形针地区东西长有五十多公里,最中间那一块空间最大但是乱流最强悍。

雷达很难对数个紧挨在一起的目标进行分辨,大多数雷达会认为那是一个目标而且是大型目标。而战机以密集编队的方式进行超低空飞行使得地面雷达极难探测到,哪怕是空中预警机,其下视搜索能力也会受到地形回波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探测效果大大降低。

超低空突防攻击因此也被认为是高风险高回报的作战方式。

很快到达了回形针地区的核心地带,经过山体阻挡后形成回旋又在当中数个呈不规则布局的山岭的影响之下,核心地带的气流根本无迹可循且无规律可言,飞行员很难实施提前量操作,一切都需要靠临机应变。歼11B的航电系统相对前身Su27是有很大的进步的,各种感应能力很强,饶是如此李战等人也不敢怠慢,因为留给他们反应的空间极其窄小。

他们模拟了多种情况经过了反复的理论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基于四机密集编队超低空高速飞行这个基础,假若遭遇强气流,各机最多只有一点五秒钟的反应时间。

也就是说在出现不可逆险情症候后,飞行员必须要在一点五秒之内做出有效反应,否则会酿成事故。

一点五秒对某些人来说只是温热空间之中哆嗦的那么一下的时间,但是对于空速数百公里的飞机来说数百米的移动距离,而对于间距不过十来米的密集编队来说,一点五秒的迟疑意味着大灾难。

不过话说回来,一般的战斗机飞行员都能够在一点五秒之内做好几个操作动作,考虑到战机反应的速度,这个时间相对来说还不算是紧促的。因此训练方案才得到批准。

况且这些学员都是经验丰富的老鸟,哪个都有好几套房。

李战等四人全神贯注保持着飞行姿态的稳定,在明显感觉到强侧风的时候微微调整操纵杆位置使战机保持一定的偏向力矩,以此来抵消不平衡的升力带来的影响。这样的小操纵是要不断进行的,好比驾驶大货车,稳稳握住方向盘跑不了直线,需要频繁的轻微左右打盘才能让车子保持直线行驶姿态。

第一长机显然是无比重要的了,不但要稳住自己的姿态还要具备大局观,保证自己飞的位置是合适的,为左右僚机留出足够的空间,否则你第一长机侧贴山飞的话左右僚机就得撞山上。

编队飞行中僚机的注意力都在长机身上,以长机为唯一的参照物来确定自己的姿态。就好像两个人一前一后,后面一人紧贴前一人的后背,同时出左脚同时出右脚,如此来达到绝对一致的整齐划一。在这个时候后一人是不管前面是有障碍还是侧面有来袭的重型货车,他的任务是紧跟着前一人走。

现在四机密集编队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以第一长机马首是瞻。

在他们的上空,那架负责全程摄录的歼11BS一致紧跟着,携带的侦察吊舱上的高清摄像仪把四机密集编队的航线轨迹都拍摄了下来,甚至有时候清晰到能过从上自下的看到座舱里飞行员的操纵动作,尤其是戴着白色劳保手套的李战,白色太显眼了。

戴盟民的位置相对轻松,他注意着地形,再有一分多钟就能飞出回形针地区了,显而易见,找到了针对办法之后超低空穿越这样的强乱气流空域并非不可能。事实上他和大多数人都一样认为,只有理论上的飞行禁区。

“准备出回形针地区。”李战提醒了一句。

前方是一处很明显的地标,一座像靠背座椅的山峰,南面是“靠背”,北面是“坐垫”,四机编队要稍稍上高度从掠过“坐垫”,然后就出了回形针地区,前面不远就进入了张家界城区。

就在编队上高度准备掠过“坐垫”的时候,飞行高度比第一长机高了二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