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星箭国际】(3 / 3)

空间站的改造;第三步就是送上第二个空间站,同时把缆绳送上太空,然后从太空之上利用牵引的太空返回舱结合卫星定位导航把缆绳逐步与地面天塔完成衔接。

到这一步基本上天塔就已经成功了。

值得一提的,现实科技再怎么强大,建造一座3万6千公里直通天穹宇宙的擎天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倾国之力也做不到,同时因为结构本身的质量大到不可思议,且重心不稳,极易断裂倒塌,而且相当耗费材料。

所以华国的“太空天梯”工程是在太空轨道上建立一座无重力空间站堡垒,再用一条绳子垂到地面与天塔基座连接起来,以此把人或物拉上太空。

简单说就是三个部分,地面天塔基座、绳子以及位于轨道上的空间站。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绳子的研发,也是最难的新材料突破研发。

因为要连接太空与地面的线缆,要求同时能承受地面引力与太空离心力的互相拉扯,而且还能确保在导弹轰炸、地面超强风暴,绳子被飞机撞击的情况下即便飞机被切割成两半,但绳子依然能保持垂直紧绷而不断不晃荡。

这个只有纳米材料能够做到。

而实现新材料突破的那个人就叫刘建伟!

他和他的团队用来三十多年的时间方才攻克了材料难题,其研发的碳纳米管具备的拉伸能力足够达到恐怖的300GPa,远超太空天梯所需拉伸强度的四倍以上,也为太空天梯的诞生打下了关键的材料基础。

此时此刻,浏览邮件的罗晟,其心头突然止不住的开始澎湃了起来,喃喃自语的说道:“二十多年后,这个天梯由我的公司来主导打造,星箭国际来牵头主导,也许在我的推动下,可能时间要远远提前。”

不过片刻,罗晟结束了思考也有了决断,然后执笔亲自写了一封信函寄给了刘建伟。

……

(Ps:现实中,确实有一个清华团队制造出了这种强度的碳纳米管,打破了世界纪录,不过长度只有半米,而且团队也是梦想着太空天梯的畅想,3.6万千米和0.5米,任重道远啊,可以说在可控核聚变被点亮之前,能让太空活动实现大众化的,也就只有太空电梯了,咱们这里叫太空天梯。

大家觉得主角今后进军太空房地产这个脑洞肿么样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