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永春侯复命(1 / 3)

这后宫有毒 繁朵 260 字 2022-01-08

两日后皇帝仍旧只字不提,群臣们便有些按捺不住。

毕竟无论是太后跟皇子在太液池中被谋害,还是皇后贵妃婕妤皇子们的一系列事情,都不是可以稀里糊涂蒙混过关的。

做臣子的可以给皇帝些日子缓冲、冷静、处置,但不可能说就这么心照不宣的含糊过去。

只是尚未有人上表提醒淳嘉该给个说法了,永春侯就先一步带着禁卫还朝来复命。

他是负责彻查八皇子身世的,这件事情在政治上不算特别大。

至少目前来说,除了少数不长眼的,重臣们在确认淳嘉对袁氏彻底厌弃前,并不想为了这么个事情跟袁太后结下死仇。

但在舆论上,却是最容易广为人知的。

毕竟堂堂皇子被偷龙转凤什么的,实在引人注意。

“回禀陛下,臣受命当日即带禁卫赶往万年县……”新晋的永春侯年少,身量未足,因为之前长年养在摄政王府不见外人,出现在人前的时候,已经是王府树倒猢狲散,虽然是正儿八经的皇家子弟,却多少有些怯弱。

这是他头一次独自领差使,虽然淳嘉专门安排了一些老成持重的禁卫陪同在侧,但这些人顶多在万年县的时候提点一二,如今上朝回禀,却还是只有永春侯一人。

他就有些明显的惶恐,嗓音略带颤意的说了来龙去脉:大概就是他带着人去了万年县,按照那天告御状的农户所言,顺藤摸瓜的查下去,得出的结论就是农户的妻子的确给袁贤妃做过乳母,但偷龙转凤是不存在的。

农户的孩子的确是没有了,不过没埋在他们去挖开的坟墓里。

因为只是农家子,年纪又小,当时是随便让人埋了个地方。而与此同时万年县中有个大户人家的小女儿没了,这大户人家的主母奉承袁贤妃奉承的很好,所以没少得贤妃赏赐。她又是个疼爱女儿的,故此将许多好东西给女儿陪葬,免得女儿到了地下孤零零的两手空空会受苦……总之这就是个误会。

八皇子的确是皇家子。

君臣心平气和的听着这结论,除了几个愣头青聚精会神的想挑剔外,淳嘉,重臣们,都很淡定,或者说,面无表情。

因为这是众目睽睽之下的奏对,必须考虑朝廷体面,考虑淳嘉的脸面,所以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朝廷如何体面的下台。

故此愣头青站出来指出了几个破绽后,很快就被欧阳燕然跟殷衢等人圆场过去,这场朝会就这么草草散了。

之后皇帝带着几个重臣到御书房,再唤了永春侯来细说真相,方是重头戏。

这时候气氛就没有朝会那么心照不宣的平静了。

永春侯一进门就跪下来请罪。

这个请罪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淳嘉刚刚处置的摄政王党羽。他其实接到消息在万年县的时候就十分惴惴,想着立刻赶回来推辞爵位跟请罪的。但同行的禁卫们劝住了他,说皇帝自来公平公正又宽厚,既然责罚摄政王党羽,说明一定是他们做错了事情。而永春侯小小年纪什么都没做,又是皇帝的兄弟,皇帝怎么会责怪他呢?

与其忙不迭的赶回去展示自己对皇帝的不信任,还不如用心将皇帝交代的差使办好。

说是这么说,公襄震不像公襄霄。

后者别管对淳嘉的感观如何复杂吧,好歹有着十来年相处的兄弟情分在。

还有太皇太后的维护。

论在天子跟前的分量,真不是公襄震能比的。

他就很惶恐。

故此这会儿立刻跪下来没口子的自承不是。

“好好的这样做什么?”淳嘉看了眼,就温和的责备道,“朕处置那些人是因为他们私下里搞风搞雨的妄图离间咱们兄弟。也不想想主宗如今统共才几个人?你嫡兄因着祖宗规矩还在藩国。偌大帝京,就咱们骨肉俩。朕爱护你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