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三)(2 / 2)

欺世盗国 司史 4164 字 2020-10-01

选,首重德才兼备之人。其下,德高者可为言官、文学;才高者则掌职事、知州县。”

说到这里,陈佑重又精神起来,语气也有些激昂:“陈某办这个书院,便是希望所有学生都能德才兼备,陈佑讲这个为政,便是希望学生中为官的那些人也能德才兼备!若是你有德无才,我宁愿你远离官场做一君子贤人,也不要去做一个懒政怠政乱政,以致祸民的官员!”

......

陈佑花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终于初步树立了“不要从道德上去臧否一个官员,而要从施政结果上去臧否一个官员”的概念。

其实,这个道理,绝大多数官吏心里都知道,也有不少人认同。

但是,不得不说,“从道德上否定敌人肯定自己”,实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斗倒批臭,斗倒批臭。

你不把斗倒的敌人批臭,怎么能显示出自己的正义性与正确性?

你不把斗倒的敌人批臭,岂不是还要防着敌人东山再起?

失败者不需要好名声,胜利者不可能有缺点。

然而,陈佑认为这样的模式很可能会演变成党争。

比如欧阳修扒灰这件公案,没办法从政事上攻击他,便从私生活上来攻击。真假已经无所谓了,百姓总是喜欢传播桃色消息,事情传开,即便你问心无愧,还有脸留在原位?

而像林祚大被逼在大会上写纸条证明叶静宜是处女,联邦官提名人被告性侵不得不公开自己的性经历。

无论事实的真相是什么,无论最后会达到什么结果,为得都是从道德上打击对手,古今中外皆然。

当政治斗争发展到对人不对事之后,就可以称为党争了。

校长后来的对手多是自己以前的学生,陈佑不觉得自己就能让所有学生忠心不二。

为了避免以后同自己的学生陷入党争,那就一开始养成对事不对人的习惯。

当陈佑宣布下课之后,真理堂里的气氛十分沉闷,所有人都在思考,陈佑所说的,究竟有没有道理。

而陈佑自己也在反思,有没有漏洞,如果有人攻击,要怎么补救。

没有人闲聊,一群人沉默地走出真理堂,各自散去。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欺世盗国》,”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