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 田地里的收获(3 / 4)

现在国内的庞大人口。

很多人都不会将种地和养殖当成是高科技,但其实这两个非常需要技术!

苏定国明白卫玠的想法,但还是觉得卫玠并不是没能力,而是不想做,赚钱的事情都需要别人催才会去做。

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苏定国询问了另外一个关键问题。

“我听说你订婚了?”

卫玠不好意思的说道:“确实是订婚了,身体刚好就订了下来,现在她年纪还差点,所以也没有声张,打算等两年再去领证。”

苏定国说道:“你今后是打算在中海发展,还是在这里?这个我不在意,中海确实是比这里好的多,我也算是从中海过来的人。”

卫玠回答道:“还是在沪南,中海那边也会去,目前几个厂子已经很累了,实在是没想过继续做什么。”

和别的国内富豪不一样,卫玠的产业全部都在本地。

之前在黔州虽然也开了一个公司,但盈利了半年多就被卫玠交给了别人,现在那个公司和卫玠没有任何法律层面的关系,切割的干干净净。

苏定国明白了卫玠的想法,又继续和卫玠了解了这次收获的事情。

苏定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待了一个多小时后就先行离开了,卫玠会让人把专业的报告交上去。

在苏定国离开之后,卫玠还不能离开,他需要把事情做好。

省政府之前可是给卫玠这里投资了五十个亿,这次田地里的所有收货都归国有,卫玠和柳观星除了分钱和管理之外,无法干预粮食的出售。

现在卫玠就是需要通过记者的采访,把这次的成果展示出去,让别人知道这个钱没有打水漂。

五十亿的资金除了股份之外,还规定了卫玠的农产品出售和机器的使用权限,比如机器需要在不用的时候低价租借给农户使用。

这笔钱看起来很多,实际上也确实是很多,分五年陆续到账,目前已经到账了十亿多。

卫玠很快就去接受了采访,其实该讲的那些专家都讲完了,卫玠主要是作为负责人过来露露脸。

电视台的记者是一位年轻的女性,绝大部分负责采访的记者都是这种设定,主要是形象问题。

就算是男记者,也不会是那种满脸黑痣的形象,最起码要看得过去,而女性更会打扮一些。

若是采访苏定国这种高官的话,一般是穿着肃穆低调点的服饰,不要有存在感。

而采访卫玠这种年轻企业家,就不一样了。

不能那么隆重,甚至是需要打扮一下,增强那种时尚年轻有活力的感觉。

室内单独采访和室外采访的也不一样,前者是要体面一些,后面可以适当的增强自己的存在感。

这种也类似一种潜规则,记者也会自己给自己加戏,增强一下存在感,不然升职都不好升。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名气就是实力的一种体现,而且有很多渠道可以兑换成财富!

记者张灵璐是一个很有气质的美女,同时也很会来事。

她在征得卫玠的采访要求后,认真的说道:“你好,卫先生,我们之前了解到这批高产水稻的亩产达到了八百公斤,请问您对这个数字满意吗?”

这女人一张嘴,卫玠就清楚这女人的采访思路了。

她大概是把自己当成了那种董事长类型的混子,认为自己不了解具体的数字,所以不会询问这些。

她会提前从专业的人那里采访到数字,然后到卫玠这里之后,采访的主要是卫玠的一些心得和感悟。

倒不是看不起卫玠,而是真的尊重卫玠,要让卫玠高兴。

同时她也很清楚观众们喜欢看的当然不是什么数字了,观众们喜欢看的就是美女记者和卫玠这种年轻才俊的对话,听着成功人士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