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招安(4)(3 / 3)

大宋骄阳 填海的精灵 417 字 2020-11-04

蔡京心花怒放,这是一场无声无息的政变,赢家只有他一人。政敌流放,死于他乡;知情者灭口,无处寻其端倪;一大批朝臣被自己控制、胁迫,朝廷几乎是他的一言堂。

蔡京蛮认为徽宗会由于扯诏之事起兵伐贼,谁知徽宗反而将此事搁浅。蔡京心急如焚,出兵不仅仅是为女儿女婿报仇,也是在钱粮调动中让自己私囊鼓鼓的机会。自己已老迈,总有一天会下台,权利总会移交别人,为了蔡家子子孙孙永享荣华富贵,他必须拼命。然而,不论蔡家如何努力,徽宗总会报以两字“再议”,这两个字把战争无限期向后拖延,也把蔡京的希望无限期向后延伸。

赵佶心里很矛盾,他越来越喜欢在书画中陶冶情操,京城的繁华和平静正适合他提高艺术境界。而修建了过多的风景区又使他的书画艺术升华,因此他热衷于艺术的同时也陶醉在享乐之中,早厌倦了干戈起处,血腥一片。然而他心中又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超越宋祖做千古一帝,他要把汉人念叨了几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划进大宋版图。是雄主就要把目光放到大地方,做别人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情,因此他在静等两批使者的消息。

梁山泊有地利优势,要想彻底铲除,除非大军围困三年五载。这样做消耗必然巨大,朝廷有些得不偿失,也有些力不从心,再说梁山泊只不过是匪患,做的好一纸诏书就搞定。朝廷要积存钱粮,用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上,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不能浪费到剿匪中去。有这种想法的皇帝怎么会答应蔡京的要求呢?

有了毒御酒的事件,梁山泊肯定耿耿于怀,招安也只能搁浅,再等时机。不过朝廷也将调查结果告知宋江,以表示朝廷对招安的诚意。

远在梁山泊的宋江看到朝廷送来的毒酒调查报告,啼笑皆非。原以为自己不小心来到宋朝,把许多历史都改变了,又查出酒中下毒的幕后黑手,蔡京无论如何都得提前退出历史舞台,谁知结果却是这样的。

虽不知蔡京是怎么颠倒黑白,逃脱罪责的,但结果却显示了蔡京真的可以只手遮天,朝廷已成为蔡京的一言堂。

看来有蔡京,这个和梁山泊有杀女之仇的权相,梁山泊和朝廷的战争就不会停止,招安只是朝廷一厢情愿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