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赵高(中)(2 / 2)

秦农 玉米粒皮皮 3277 字 2020-01-05

的身世,2000年来了解甚少而曲解甚多,东汉以后赵高被丑化为阉宦,其家族也被丑化为宦阉家族,不实的成见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赵高是有儿女的人,他的女儿即将嫁给咸阳令阎乐,这就是赵高不是阉宦的明确证据。

实际上,司马迁从来没有说过赵高是宦阉,不仅司马迁没有说过,东汉以前的所有史籍中都没有赵高是宦阉的记载。

说赵高是宦阉的误解,一是出于对“宦”字的理解的错误;二是基于错误的文字“隐宫”所作的曲,丑化曲解。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说:赵高是宦人,有宦籍,这是赵高被误解为宦阉的一条材料。然而,根据新出土的《张家山汉墓竹简》——宦,就是在宫中内廷任职的意思;宦人就是任职于宫内之人,相当于王或者皇帝的亲近侍卫之臣。宦籍,就是用来登录出入宫门者的登记册。

在秦汉时代,不管是宦人、宦籍还是宦官的用语,都没有被阉割男人所担任内宫官职的含义。当时被去势后的男人被称为阉人,在宫中任职的阉人被称为宦阉,定义非常清楚。根据这个最新的材料,赵高是任职于宫中的宦人,也就是皇帝的亲近之臣,而不是被去势的宦阉。

《史记·蒙恬列传》说:赵高兄弟皆生隐宫,这是赵高被曲解为宦阉的另一条材料。“隐宫”一词,本来语义不明,东汉以后一位为史记作注解的刘姓人士借题发挥,他将“隐宫”之“宫”,解释为去势的宫刑,进而引申说赵高的父亲受宫刑,母亲与她人野···合生下的赵高兄弟,赵高兄弟冒姓赵,也受宫刑,被去势成了宦官。

谎话越编越大,越编越痛快,于是以讹传讹,到了唐代以后,赵高一家都是宦阉的不经流言就逐渐固定下来。

秦史专家马非百先生早就根据《睡虎地云梦秦简》指出,赵高兄弟皆生隐宫的“隐宫”一词,是“隐官”的误写。张家山汉墓竹简出土以后,隐官的意义就更加清楚明白,它是用来指称刑满人员工作的地方,也用来指称刑满人员的身份,与宫刑阉割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请把赵高的还给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