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于丽玲的过往(2)(1 / 2)

当然,查到最后,这些罪名都是莫须有的。

一切,都是源于人心的嫉妒和贪婪。或者,应该说是那种“要拖个垫背的”损己不利人?

总之,这是某几个没能得到保送名额的学生家长,特意找到这位负责人,想要走后门,占去其它已定保送生的名额,却被负责人严词拒绝之下,而做出来的打击报复举动。

学校特此做了澄清。

但是,他们这批被迫要走正规途径,参加高考的原定保送生呢?

其它人有没有受到影响?受到的影响有多大?又有没有收到学校给予的什么补偿?

这些,于丽玲并不知道。

不过,这件事情闹出来后,即便校领导和老师们在面对她时瞒着不说,以免给她增加额外的压力,只是一径地鼓励。但是,她依然从其它渠道那儿,得知了后续。

比如说,那批原定保送生中,于丽玲的成绩是垫底的那一批。

又比如说,即便确定了保送名额,但是,那些人依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习。甚至,他们还比平时更加努力,更有多半都打着同时参加高考的决定。

——倘若,高考的分数更好,能去更好的学校,那必然是选择那所大学,而放弃到手的保送名额。

当然,他们敢做出这个决定,也是因为他们事先就和学校商量好了,并没有向省大报出自己学校的保送生名字,而是特意说明等到高考出成绩后再报准确的名字。

就连于丽玲所在的学校,当时,校领导和班主任都曾找过她,跟她确认过是否接受保送,不参加高考。甚至,还不止一次地劝说她再花点时间参加高考。

可惜,当时,于丽玲实在是学累了,学怕了。

尤其,在发现周围人个个都“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般,一天比一天更加疯狂,整个学校都弥漫着一种紧张又热切的学习氛围下,感觉自己再熬下去,维持了许久的学霸人设就要崩了,因此,于丽玲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接下来呢?

于丽玲不仅没有像其它人那样学习,甚至,还不止一次当着大家的面、吃零食、睡觉,神情举止间那叫一个悠哉惬意,几乎将所有拉仇恨的事情做了个遍。

最后呢?

没了保送名额的她,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就咬紧牙关,最后几个月努力一把,参加本次高考;要么,就休学回家嫁人。

选择哪一个?还用说吗?

这个时候,于丽玲就再次憎恨起自己的原生家庭来。

家人都是没本事的,一辈子都在地里刨食,一年到头也就刚好填饱肚子,一旦有人生个大病就要打饥荒。

她因为是家里长女,打小就知道讨好爷奶,又拥有一颗聪明的脑瓜子,从小学到初中每次考试都满分,不遗余力地给大家洗脑,让他们明白“金凤凰”的重要性,才能在村里其它女孩儿没一个读书的情况下,顺利地从小学读到高中。

当然,这些年,她因为每次考试都是全镇第一,也得到了很多奖励,不仅给学校增光,让学校直接免了她的学费有关,也给家人做了脸,才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往外掏生活费,并一直供她读到了高中。

不过,他们也提出了要求:一旦,她没考上大学,那么,就必需回家嫁人。

复读?那是不可能的!

只可惜,命运之神并没有因为这些年,于丽玲遭受的那些磨难而眷顾她。因此,即便最后几个月,她走路、吃饭和睡觉都在背书,但是,到底准备不充分,而没能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一个好成绩,不得不沦落到三流专科院校。

在这样的学校里,于丽玲并没能学到什么东西。

尤其,打最初,于丽玲心里就悲愤又郁闷,哪能放下身段,去学那些在她看来跟“不入流”三个字挂钩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