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四百八十三章 换了皇帝(3 / 4)

神秘让我强大 木恒 220 字 3个月前

负责考成?

其实只有事关自身利益的百姓才不会偷懒。

因为偷懒就活不下去……

只是这一点暂时还做不到那么快。

考成法的执行和落实,还有各种依据,只能先交给内阁和给事中,还有各地有名望者手中。

毕竟有清名者不一定好,但有恶名者,大部分是真坏。

因为这年头,那些恶名者其实根本不会掩盖。

就像那些藩王,哪个作恶会掩饰了?

大量侵吞民田,是个当地管员都知道的。

而赵涵对此根本没有功夫去管。

她专心研究番薯和玉米。

“这两者之所以高产,最大的问题就是玉米相对来说抗旱。”

“而番薯相对来说不占用各种好地。”

“其实它们相对于普通作物来说,高产性能并不是太强,毕竟以这年头的肥料和耕作情况来说,不能完全发挥出优势来。”

“抗干旱,少用水,能在烂地中活,而北方大部分地都是烂地和缺水的地,这才是最根本的。”少女直接说道。

赵涵点点头。

她也看过书。

知道这两种作物的淀粉产量,并不比小麦高到哪儿去。

如果真的非常非常高,后世为啥不是遍地地瓜和玉米?

它们自然也是有自己的弊端。

地瓜保存麻烦,玉米收割起来缓慢。

相反后世的主粮还是小麦和大米。

地瓜是救急,救荒用的粮食。

随后开始在少部分地方试验。

试验之后,开始逐渐推广。

尤其是在北方干旱的地方,在旱地里面推广玉米。

而推广番薯,则是在各种杂地里,田间地头,院落前后,乃至路边都可以种番薯。

番薯不挑地,这才是它最根本的好处,甚至花盆里都能种。

其实番薯真正产出的干物质,比主粮并多不了多少。

番薯浑身上下都能吃。

不像小麦水稻,叶子和茎杆基本不能吃。

番薯叶子和茎都可以当菜吃。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玩意既然能养猪,那就能给人吃。

这也是它的一大好处。

处处都能当菜来吃。

于是两人费了很大的力气,先从广东运来番薯和玉米作物,然后推广到。

先是在皇庄官田里面推广。

再通过商人传信的手段,在百姓家里推广。

百姓可以先种在自己家里头,田间地头,荒地野地里面。

他们没有惊动百官,也没有让它成为百官的功业。

一旦让百官沾手,那事情就麻烦大了。

好事变坏事。

把人家种的好好的地,变成番薯地。

两人只是在皇庄和藩王田里大量推广,然后廉价作为粮食赈灾和底价发卖。

要知道番薯可以让烂地的产量赶上好地的一半还多,好地的数量可是很少的,顶多占据十分之一。

而烂地往年只有好地的五分之一,甚至颗粒无收。

主要是烂地缺水。

数年后。

百姓自然知道这是个好东西。

不好的东西,能在皇上和王爷的地里种吗?

这样一来,尤其是在一些干旱地方,贫瘠地方,终于暂时缓解了生存的问题。

新帝同样下令减少各种观殿工程,保证水利工程和道路工程的支出,还有驿站的支出。

这三样工程,是不能停的。

接着他们又开始在各个大城,办各种报纸。

设置总报分报。

通过雇佣的方式,将大量乞丐流民孤儿,纳入报社下面,每天给两碗红薯饭吃,作为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