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据理力争(2 / 2)

我记在心里了,要是能遇上那合适的,再走一家也不是不行。

唉,再说吧,我这带着俩孩子呢,一般的人家谁肯平白无故替别人养孩子?

家境好的看不上咱,家境一般的,说实话我还看不上。

先这么过吧,进一家出一家的不容易,但凡能对付着过,我还真是不想再嫁一回。

这些年在老曲家过得都是什么日子啊?太糟心了。”

巧莲知道李嫂子是为了她好,人家是一片好心。

尽管她心里并不认同李嫂子的观点,却也不会当面就反驳,只说自己这几年受够了,不想轻易再嫁人。

听见这话,李嫂子点点头,“也是,嫁个好的还行,要是嫁个糟心的人家,那还不如自己过呢。

行啊,这事儿急不得,要看缘分。

要是有那机会,就千万别错过了,要是没遇上,也不能强求。”

巧莲家成分问题只是个小插曲,大家伙都没怎么放在心上,还是继续议论各家成分的事情。

这种事不管谁都十分慎重,村里这些干部也比较尽责,所以基本上没有划分错的情况。

各家成分确定,接下来就是分土地了。

姜家老二定下来第二天带着人,去村子里几个大地主那里丈量土地,把土地分给村子里的贫农和雇农。

这话刚说完,就听见空地上一阵欢呼,有了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就等于是有了生活的希望。

巧莲对这些不怎么感兴趣,跟她也没什么大关系。

这边没什么事情了,干脆拎着板凳站起来,跟李嫂子他们就要往回走。

这个时候,忽然身后有人喊了一声,“那个,维扬媳妇你等等,这儿有你一封信,昨天寄过来的。

还没腾出工夫送你家去呢,正好你来了就自己捎回去吧。”

巧莲一听立即回头,就见到村里的刘会计手里拿了个信封,不知道是从哪里寄来的信。

巧莲有些纳闷儿,这是谁寄来的信?于是伸手接了过来,低头一看,是从抚松那边寄来的。

巧莲的大姐陈巧娟,嫁到了抚松那边。

前年秋天,陈家老太太领着儿子媳妇去了那边投奔大闺女,看这信的地址,估计是那边写的信。

“刘大叔,谢谢啊,往后要是有我的信,让人喊一声,我自己来取就行。”

巧莲笑呵呵的道谢,将信揣到怀里转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