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充军发配(2 / 2)

卫核实,睡下又思前想后总是睡不着,今天顶着黑眼圈上朝了。

朝议没多久,皇帝主动谈起对于孙元化的处置,他道:“孙元化用人不当导致登莱糜烂罪不容赦,本该即日处斩明正典刑。

昨日平辽将军奏对,昔日孙元化主持宁远布防,亲自部署大炮几十门,宁锦大捷之时那些火炮立下赫赫战功。

如今时隔六年之久,总要给那些大炮维修保养,‘红旗军’中没有这样的人才。

平辽将军故而请旨暂缓处决孙元化,给他一年时间充军去宁远维修大炮,立下功劳可以免死,如毫无建树一年后处斩。”

徐光启听到此处老怀大慰,有了绝处逢生的感觉,原来关门弟子不负所托昨天就直接面圣谈了孙元化之事。

周延儒也是眼睛一亮,他赶紧给东林党员使眼色。

余应桂、李梦辰、路振飞等等弹劾首辅周延儒竭力要求将孙元化明正典刑的一群大臣傻眼了。

黄汉恶名在外,曾经犯上射杀祖大乐,又扬言在朝堂上揍敢坏他好事的大臣,春天在宁远排除异己,一下子清理出几十位正四品以上的将领,为此不惜弄丢了侯爵。

现在此人向皇帝指名道姓要人,目的是让孙元化作为配军去宁远修理大炮,以一年为限,干得好留他一命,干得不好明年此时斩首。

这是个难题啊!咱们是应该反对还是应该支持?余应桂、李梦辰、路振飞等等左顾右盼都一时拿不定主意。

徐光启真的不适合做官,他此时根本做不到老神在在,见孙元化有了一线生机再也忍不住,立刻出班道:

“陛下给孙元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善莫大焉,老臣敢作保,孙元化去了宁远一定会认真为朝廷修炮、铸炮。”

见徐光启开口了,周延儒立刻帮腔道:“陛下高屋建瓴,让孙元化充军去宁远为国效力甚善!当年宁锦大捷孙元华布置的火炮确实立下赫赫战功。”

韩日缵、李长庚等等阁臣也纷纷附议,认为只要对国事有利,可以留孙元华一命。崇祯目光扫向温体仁,因为这位阁臣一直主张不杀孙元化难以正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