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幽冥鬼叟(3 / 3)

乃是舜帝的一后一妃,两人死后便分别藏在舜源峰两侧的山峰之下,从此永久陪伴舜帝于地下。

圣教总坛就舜源峰上,端木赢方在此建造了一座气势恢宏的舜源宫作为圣教总坛。他就在舜源宫掌控日月神教南七北六十三坛和八大分舵,这里就是日月神教的首脑重地。因此,这里戒备森严,要想到舜源宫,至少要经过七道关口,分别是箫韶关、朱明关、石楼关、石城关、妃林关、女英关、娥皇关,最后才能来舜源宫。把守关口的都是教内一流高手,对教主忠心耿耿。

这些坛主、舵主各自坐镇一方,权力着实不小,他们就跟朝廷分封的诸侯差不多。为了掌控各个分舵,总坛规定每年腊月初十,分舵舵主都要回总坛汇报情况,教主根据分舵的运作情况,召开赏罚大会,干的好的要重赏,干的差劲的要严罚,或者干脆来个人事大调动,防止这些人与分舵结成铁板一块,蒙蔽总坛。

公冶王孙带着三个心腹紧赶慢赶,终于赶到了九嶷山下。这里有一个小镇甸,名曰倚山镇。镇甸主街其实就是南北走向的官道,南来北往的商贾从这条官道上通行,时间久了这里便发展成了镇甸,十分繁华。魔教有个规定,绝不允许教徒对总坛周边的百姓下黑手,因此,这一带的治安十分好,比官府治理的都要好。镇上光大酒楼就至少七八家,茶摊子和小饭馆子更是多了去了。绸缎庄、瓷器店、古董行、青楼妓院、赌坊、铁匠铺、画坊,大城市里有的,这里是应有尽有。

公冶王孙来过不止一次了,他带着人径直来到“兴月楼”,这是倚山镇最高最阔气的酒楼,也是价钱最贵的酒楼。跑堂的伙计一看是公冶王孙,赶忙冲着他点头哈腰,带着他直接上了三楼,三楼有十五个包间,伙计直接把他们四位带进了“日出阁”。

四个人刚刚坐定,伙计低声道:“公冶先生,因何突然回来了?”

公冶王孙长叹一声,言道:“说来话长,我有要事要求见教主,烦劳兄弟给上面通报一声。”

伙计点点头,嘴上吆喝道:“好嘞!客爷先喝杯茶,酒菜马上就好!”说罢,撤身走了。

原来这兴月楼是魔教开的,专门在倚山镇上刺探情报的,也是魔教中人暗中联络的重要地点。不一会儿,酒菜便已上了满满一桌。这四位也是饿急了,抄起筷子便是一顿猛吃猛喝,十二道肉菜,被他们风卷残云一般吃了个精光。

过了半个多时辰,店伙计进来了,低声道:“公冶舵主,箫韶关来信儿了,请您上山。”

山路崎岖陡峭,而且动辄便是盘山路,骑马反倒不便,于是公冶王孙把马匹留在了兴月楼,嘱咐店伙计好生照料,带着三个心腹,直奔山上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