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居安思危(3 / 4)

国潮1980 镶黄旗 4669 字 2022-01-19

果大晚上被汽车给撞了。可就在他过世后一个礼拜,京城中医院的聘书也寄到了他家里。”

“孩子啊。奶奶告诉你的就是,人生难免有躲不开的灾祸,百分百安全的好日子从不存在。老天爷永远有办法折腾凡人。可遇见了再大的难处,也不要丧失信心。什么时候,都得往开了想。哪怕有朝一日你的钱真没了,咱们又回到原先那样了,也不要紧,重新来过就是了。最重要的是人没事,只要人在,就还有希望,还有可能……”

有依有据,有因有果,奶奶言之切切,极具哲理的话,让殷悦不能不深思起来。

钱就是钱啊!难道我的钱……还能够凭空变没了吗?

不,不会的,一定不会,我可是有五万块哪!能出什么事儿呀?

可……万一……真要是被奶奶说着了……

不,不!太可怕了!我会受不了的,我决不能让这种情况出现……

………………

没结婚的人在发愁,在应接不暇苦苦寻找人生目标,在努力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已经成了家的人,其实也一样在红尘中苦苦挣扎,而且这方面的苦恼也未见得就少。

就比方远在海外的米晓冉,去年春节的时候,由于赵汉宇的极力支持。

她如愿以偿的搬离了赵家的别墅,和赵汉宇在曼哈顿租了间公寓住下,过起了二人世界。

可随着获得自由,独立生活的烦恼也来了。

首先是经济问题,赵汉宇的工资不算多,实习期月薪大概是一千三百美元的水平。

这笔钱要付房租,要养活两个人的生活,还要给米晓冉付语言学校的学费,学驾驶的费用,是根本不够的。

所以在他们两个只能依靠家庭资助。

在每月支持他们一千美元的情况下,他们两个人也不好花钱太随意。

毕竟拿人手短,而且赵汉宇的妈妈还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过来看看。

米晓冉又不挣钱,总得做出个会过日子的儿媳妇的样子。

这样一来她才发现,合着得到的自由也是有限的。

虽然不用再和赵汉宇的父母天天赔笑了,但即使他们不在。

自己也会感受到他们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压力。

每天都没法偷懒,不得不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

还要努力学习做饭,把家庭开支一笔笔记下来理顺。

以备婆婆随时到访检查,能够交待得过去。

其次,生活方面也有很大的不便,尽管赵汉宇租的房子离唐人街不远。

米晓冉买东西走着去,走回来就行,用不着非得让丈夫开车来送。

可语言方面反而成了最大的障碍。

因为广东台山人的祖先最早登上这块土地,唐人街的老板几乎都是广东人。

这里流行着一句话就是“不懂台山话,打工都难打”。

这里的大人小孩说的都是米晓冉听不懂的台山话,“骑马过海”这句粗口到处可听见。

甚至连双语学校教她英文的华裔老师,讲的也是台山话。

米晓冉发现,这个地方能找到说普通话的人简直就像天方夜谭。

哪怕是赵汉宇这样的家庭,他们懂得说普通话,可也会带上台山话的口音。

有时候,她和这些店老板交流,反倒说英文,弄明白彼此的意思还要容易些。

天知道这事儿有多么奇怪和别扭。

她总有一种错觉,纽约的唐人街根本就不是华人的聚集地。

因为言语不通,在她眼里,倒像是韩国街或者是越南街似的。

最后,饮食方面,米晓冉极其不习惯。

非常不幸的是,这个年代的美国简直就像是中餐的沙漠。

这里的中餐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