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巨人肩上(3 / 4)

国潮1980 镶黄旗 190 字 2022-05-14

始,宁卫民并没多段答应,而是回去拼命想辙,怎么合理的拒绝才好。

狭隘就狭隘点吧,这事儿琢磨起来实在有点亏,总不能洋鬼子看上什么就给他们什么。

真要哪天让法国人的中餐超过咱们,那才是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呢。

可是经康术德几句话后,他就不这么想了。

老爷子看出他有心事,问明白了情况,当时就笑他小气。

“我问你,你相信你们坛宫做法餐能超过法国人吗?哪怕就那法国人最看好的小杨,他要去了巴黎干法餐,你觉得他能盖过人家法国的厨师吗?坐人家餐饮届头把交椅?”

“那当然不行了,再怎么说,要论法餐还是法国人本身更有优势。虽然我们能有更多的变化,口味上能出新,也许真能有几道菜超过法国人。可毕竟文化和种族上都有差距,很难真正……”

“这不就结了。反过来也一样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其实是需要文化和生活环境滋润的。所以论中餐,当然永远是咱们华人做的最正宗啊。所以说,你操的这心根本就多余。你就是教给洋鬼子,他们也永远是咱们乖徒弟。除非他也把自己换成黄皮肤,黑眼睛。”

“哎,对了,你不老想这把中餐推广海外嘛。那你这么想就更傻了。干嘛不拉着这些洋人一起干呢。教会了他们,你就是师父。打个比方,你要去法国,他们就愿意替你当排头兵,喊号子了。这才是做买卖的路数,你得找同盟啊。”

“要我说呢,真需要你认真防备的,其实只有小鬼子和二鬼子,他们的面孔和咱们一样。文化也和咱们同源。你要放松警惕,给他们太多机会。那也许就能鱼目混珠,欺师灭祖……”

还别说,老爷子这话在理,让宁卫民深感认同。

他确实忘了知识和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也是需要适当的环境的。

经商更是要学会找帮手,哪儿能四处树敌呢。

不过为了谨慎起见,宁卫民随后又去请教了一下“张大勺”,结果张师傅的意见更让他放心了。

“中餐难,西餐易,中餐重技艺,西餐重形式。你觉得是技术好练啊?还是那些形式好学啊?所以你就放心吧,在做饭这事儿上,咱们学他们,要想像那么回事,至多两三年的事儿。他们要学咱们,真肯下苦功夫,也起码二十年。”

“你师父说的话那是对的啊,这做饭的事儿,换个环境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连我都不敢说做炒疙瘩能比那野馆子的厨子高明,咱没那口恰到好处喷香醋的本事啊,也没那随吃随把的青蒜。就更别说洋人学咱们了。”

“再说了,你别忘了,你经营的是宫廷菜。宫廷菜的主旨是什么?除了原材料质地上乘,烹饪技巧和搭配方式极为讲究,追求纯正和浓厚的味觉之外。更主要的还在于‘群英荟萃,兼收并蓄’上了。对不对?”

“宫廷菜的菜谱范围之广,是任何一个菜系都比不了的,那是汇集了天下物产的烹饪集合,全国烹饪技法的精华汇集。过去皇家用的是天南海北的贡品,如今呢,世界更大了,洋人的物产,咱们也该挑好的纳入进来,兼容并蓄,创制新菜,才有发展。否则你敝帚自珍,不肯向前,那不就成了吃老本儿了?”

“这么说吧,我也和你师父的看法一样,这事儿与你利大于弊,既能助你提高菜品质量,也便于你的饭庄扬名海外。你要拒绝,可就傻了。至于人嘛,你更不要死抓着。人心你靠硬抓能抓得住吗?只会离心离德。”

总之,两位老爷子的心胸和睿智,都让宁卫民汗颜,实在自愧不如。

但也及时为他解了疑惑,让他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

于是宁卫民在私下里和坛宫五位厨师谈过一次话后,很快给了宋华桂回复。

他答应帮助宋华桂,去管理马克西姆餐厅,原则上也同意几位法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