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章 开业庆典(3 / 4)

国潮1980 镶黄旗 43 字 12个月前

本人能看到,实属三生有幸。

此外,餐厅中还悬挂有末代王爷和来自日本的末代王妃亲笔题字。

像傅杰所写的“食在坛宫”挂在了店面正门的入口处。

而嵯峨浩所书的“神鼎上方调六膳,玉壶春色酿三浆”,则挂在了店内厅堂的显要位置。

这两幅书法等于为坛宫的宫廷菜做了信誉背书,间接说明了其传承于正统的文化权威性。

至于整套《三国演义》的绢人,以及九龙戏珠的宫灯,花卉果品料器盆景,瓜果蔬菜摆件,飞禽走兽的仿生瓷,螺钿的漆器、鎏金的如意,粉彩的葫芦、珐琅彩炭火锅子……

这些五彩缤纷的东西就是增加文化情趣的需要,作为装潢角落的需要了。

这还不算,由于店面够大,宁卫民甚至还为好酒之人专门设置了能够了解华夏名酒的陈列区。

他别出心裁在店面里摆放了五六个底部发光的玻璃酒柜,专门用于展示来自华夏的酒水。

这些展示柜里,不仅只有华夏的十大名酒,还有京城各大酒厂的产品和山东即墨酒厂的产品。

不但白酒的香型涵盖了清、浓、酱、复、米,而且还包括了黄酒、果酒、露酒和啤酒。

林林总总多达上百种。

甚至这些酒水并不仅仅只限于单纯摆放让客人观赏。

如果有顾客真对哪种酒水好奇,完全可以通过服务员要上一小杯,亲身体验,免费品尝。

此外,宁卫民为了让顾客们尽量加深文化上的体验感。

做设计方案之初,他就要求设计师一定要在店里不同位置悬挂电视机。

最后施工完成后,这些电视还都连接上录像机。

这样一来,既可以毫无死角的对店内宾客播放企业宣传片,也可以播放nhk电视台去京城拍摄的纪录片。

然后通过和这些电视画面的对照,让顾客感受到纯正的华夏饮食氛围。

总而言之,宁卫民打造这样一个餐厅的初衷,就是想通过店里装潢陈设,尽可能让每一个进入坛宫的顾客,亲身感受到华夏饮食文化上的丰富情趣,并且对华夏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说白了,在这里吃的并不仅是菜肴和口味,也是异域文化、历史渊源和风土人情。

那想想看吧,在这样的场景里。

那些初到银座坛宫饭庄,今天来参加开业庆典的宾客们还能安静待着吗?

不!当然不!

实际上每个人的眼睛几乎都不够用了,一个个全成好奇宝宝了!

像谷口主任、谷口太太、香川姐妹和左海佑二郎,还有惠文堂书店的两个大学生,大刀商社的几个骨干员工,无疑是今天来宾中见识较低的几个日本人。

身处这样的环境,对他们来说,只觉得头晕目眩,富贵逼人来,是极其的不适。

原本他们的精心打扮纯粹只是为了银座这个地点的付出。

日本人又不是没吃过中华料理。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对中餐馆多少还有点轻视。

他们不免好奇宁卫民怎么会选择东京最昂贵的地方开一家中餐厅。

难道这么好的地点开西餐厅不好吗?

要不就租出去给别人用呀!

这才是他们大多数人的真正想法。

岂料一找到这里,还没进门就先被店铺前铺天盖地的开业花篮所震撼。

别看宁卫民买下的房产是在楼上,只有一道楼梯通到外面的大街上。

但花篮多得已经已经顺着楼梯摆下来了,导致楼梯连同入口处这里完全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这无疑也说明了宁卫民的人脉之丰富,看得这些日本社会的小人物目瞪口呆。

左海佑二郎专门准备赠送的一个大花篮,这么一来,看着就不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