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邱氏(1 / 4)

篡臣 无处凭阑 4436 字 2020-09-04

几人出了巡检司,并不多话,快马赶往薄柳镇。

现在距离案发之时已过了数日,时间拖得越久,能够留下的证据也就越少,他们想要破案的可能也就越渺茫。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林凡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先做好了功课,对薄柳镇和镇上的邱家都有了大致的了解。

从规模上来说,薄柳镇的规模要大于青阳镇,也更繁华,是永阳最富庶的镇子之一。而这富庶,主要就是针对邱家来说的。

总的来说,占据薄柳镇的邱家,势力不同于田家这样一个小人得志的暴发户。

田老爷出身低微,是一个泼皮破落户,全靠自己摸爬滚打才积攒了这一份家业。

而这邱家可是不一样,邱氏一族是安州本地大族,盘踞安州至今已几百年。

安州作为邱氏一族的大本营,历经数百年经营,邱氏的影响在体现在安州的方方面面。

而邱氏的势力更是无孔不入,将安州经营的铁桶一般。

数百年的繁衍生息,邱氏族人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在安州地界,绝非是普通势力可以相提并论的。

虽然这几代以来邱氏科举不盛,逐渐有了破落的景象。昔日繁盛的门庭日渐冷落,不复往日盛况,势力也不断收缩,只能龟缩在安州一隅之地。

邱氏族中官职最高的是现任族长,虽依靠祖荫,得以出仕,现如今在京任职。但其人能力并不出众,又非科甲正途,因此不受朝廷重视,出仕二十余年,到如今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工部员外郎,官职不过从五品。

人人都知道工部是六部中的清水衙门,工部员外郎坐的也是冷板凳,没什么实权,就更没有什么油水可捞了。

最主要的是明眼人皆知这位邱族长的仕途到此已然是尽头,想要再进一步的希望已经无比渺茫。

因此,在各大世族看来,邱氏一族虽然还顶着世族的名头,但早已沦为末流。

虽是如此,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通过上百年的底蕴积累,邱氏一族的势力在安州地面上盘根错节,上百年的影响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抹去的。

因此邱氏的名号在安州这一亩三分地上依然还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不可小觑,远超杨远望所在的杨氏。

而薄柳镇上的邱家,是邱氏的一条支脉,主要是负责邱氏家族在永阳境内产业和生意的打理。

依靠着邱氏之威,他们在这永阳县也算得上是地方一霸了,就算是县令对邱家在永阳的主事人也要以礼相待。

邱家在薄柳镇的主事人邱泽为人精明,善于经营。在他的打理下,如今整个永阳的茶米生意,大多都是邱家名下的。

这些年来,邱家源源不断的从薄柳镇将钱财送往安州主脉,而这些钱财大多是巧取豪夺而来。

除了邱家之外,永阳原本还有着十几家的茶行米行。

却都被邱泽依靠权势一家家的打压,难以为继,最后只能被他吞并,从而让他控制了米价。

依靠着囤积居奇,提高价格来搜刮民财,赶上荒年更是不顾百姓死活,控制粮市以牟取暴利,可以说发的都是国难之财。

而对于安州邱氏的嫡系子弟来说,只要能给主脉钱财利益,让他们能够不断的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他才不会管你的钱财到底是偷来的还是抢来的,通通的都是来者不拒。

这也是邱家为其他世族所不齿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大家的富贵都是建立在盘剥平民的基础之上的,可面子上总还是要过得去的,也没有谁像邱家这般赤裸裸的不择手段,不管百姓死活。

不管怎么说,有着主家的庇护,地方官府对他们也无可奈何,加上收了好处,也只能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

而有了官府的放纵,邱家更是变本加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