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娘娘不伺候了26(1 / 2)

这时,一直沉默的荣开山也开口道:“那老夫也一并将兵权交给陛下吧!孟家一向是我们武将的领头人,陛下要回了孟大人的兵权。

想必老夫的二十万大军,在手里也握不了多久,不如早点遂了陛下的心意。老夫可没孟大人的本事,在里通外敌下,还能活下来。”

荣开山的话,让在座一直稳坐钓鱼台的其他文官,着急了。

“莫冲动,程大人千万莫冲动。此事,还可商量,还可商量。”程翰文赶紧阻止道。

这荣开山一跟风,那其他将军不得齐齐将兵权交出。到时候,陛下是开心了,可他户部和天下百姓就遭殃了。

户部突然承担如此重任,根本处理不过来。天下赋税陡然间增加一成半,那明德还不大乱。

“是啊!各位将军莫冲动。”崇于勤也赶紧温言相劝。

“陛下此举确实有失分寸,明日朝议还需劝谏陛下才行。。”

在众人积极劝解在场将军的时候,一道严厉的声音响起,“各位将军是想天下大乱吗?这三国战乱一起,不知又要多少年才能安定下来。”

说话的是当朝丞相刘甫,也是文官中类似孟长齐一样的人物。

在文官一系中,说话掷地有声,虽然不如孟长齐在武官中的威望,但也不容小觑。

“刘大人此话严重了,孟某不过是自保而已。孟某在边关如此多舛,少不了当朝一些文官参与其中吧!”孟长齐反怼,又一脸佩服感叹,“联合外人对付自家将军,真是好大的本事啊!”

这话让在场的文官都很尴尬,脸上无光。

算起来,皇子文课教导都是他们文臣一系,陛下如今所做作为,多多少少和他们的教育失败有关。

而且此次确实有文官站到了李宏盛一边。

但被人这么下脸,大家面子上有些抹不开,也有人回怼。

“这也不单单是几个文官就能办到的,若是没有武将在军队里通风报信。这军队布防动向,文官能知晓如此清楚?”副相魏无忌回怼道:“孟大人还是先好好清查自己的队伍吧!”

“不劳刘大人费心,武将集团的事情自有我们武将自己处理。”孟长齐回话道。

崇于勤见两方又有互掐的架势,赶紧站出来缓和气氛。

“各位大人,各位大人,咱们今天的目的,可不是来掐架的。”又转身看向孟长齐问道:“孟大人作何打算,陛下是下了狠心要收权,效仿武晋两国。”

孟长齐一脸轻松,揭开茶盖,吹了吹茶杯中漂浮的茶叶,说道:“还能如何打算,告老还乡,回家种田。”

众文官瘪了瘪嘴,走向自己的位置坐下。

孟家对文官的做法很不满,今天有得扯皮了。

在场武官居左,文官居右,孟长齐和刘甫一左一右坐于上座,荣开山和魏无忌居于下首,其他文武官员依次列座。

孟怀瑾在武将末位,文武官的末位还有几个和孟怀瑾一样作为接班人的年轻一辈。不过今天的密会,他们没有发言权,就是来长见识,让各位长辈眼熟的。

今天到场的文武官员,都是两方的核心掌权阶级,他们也是最坚定拥护当前政治结构的人。

可以说,除皇家以外,他们的权利是最大的。

李宏盛想要拿回的权利,也都是这些家族现在所掌握的权利,他们是坚定站在李宏盛对立面的人。

丞相刘甫先开口,“孟大人此话有些意气用事了,这既是对孟家不负责任,也是对朝廷以及明德百姓的不负责任。”

“不知丞相大人有何高见。”孟长齐反问道。

刘甫眼含深意看了看孟长齐,笑道:“孟大人既然能如此果决,向陛下递上请辞奏折,想必早已计划周全。”

“是啊!孟大人一向运筹帷幄,此事定早有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