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绍军的精英们(2 / 3)

意见,但说起话来气势汹涌。

“逢元图,你所言差矣。值此乱世,士族的名望需要建立在坚实的力量的基础上,才能匡扶汉室。当世的名士,杨彪、蔡邕等也是名满天下,但他们就没有主公的魄力和实力。”

“若连黑山军于毒部都解决不了,天下只会认为主公空有名声,却无法破局。破不了局面,又如何能让其他地方的士族豪杰投靠呢?”

逢纪又和田丰争辩起来,两人越吵声音越大,愈发激烈,旁人甚至难以介入他二人的争论。

作为上位者的袁绍,其实是乐于看到手下互有矛盾的。

这也是他“四世三公”,家族多年来的经验权术。如果手下都攥成一团,那难受的恐怕就会是他这个上位者了。

两个人对此的话,田丰能力强,性格刚强,就是个刺头人物。

而逢纪是南阳人,和汝南袁家都是一个地域的,跟随自己时间更长。虽然能力比较单一,但最适合辅助他人,长久来看,逢纪甚至是可以留给他下一代的。

他看着两个人争论,其实谁对谁错他已经分不清,也不太在乎。两人的这份忠诚和制衡,他已经看到,这就让他很心满意足了。

他正要停下他们两人,按照原计划先剿灭于毒。然后再考虑是向南救助张杨,还是向北扫灭黑山军诸部。

一个重量级的将领听不下去了,站了出来。

“吾以为,我军最好全力绞杀于毒和黑山诸贼。”

大账之内鸦雀无声,因为这个说话的人,实际指挥着这场战斗。

鞠义,袁绍军中炙手可热的人物,界桥之战的英雄。

其手中兵马和说话的分量,并非淳于琼这个名誉最高,却不擅于战略战术的“老将”可以比的。

“这些日子,我军已经把于毒、左髭丈八、刘石等众多黑山贼击败,只要稍加坚持,就可以彻底平定魏郡,甚至上党也会安宁。”

“然后,就能按照沮先生所言,平定公孙瓒,让匈奴、乌桓甚至鲜卑臣服。到时候主公与大司马一起,天下何人可挡?

“河内这边不用多虑。我认为最多两个月。不!就到六月底,上党可定,倒是再分一支兵马,童远军自然会退。”

鞠义作为前敌指挥说出来的话,分量是不一样的。他可以准确给出时间节点,比如一个月内,荡平黑山军南部、中部所有势力,占据上党。

有这个时间或者军令状为保证,那张杨那边确实可以到时再分兵。毕竟,从各方面来看,张杨肯定能够坚守两个月的时间。

然而,袁绍处于上位,他看得更深、更远,当然也需要更多晦暗与权术。

沮授、田丰还有鞠义。这三个人能力太强,想法又比较一致。沮授、田丰还好说,他们是河北名士,终究是袁绍需要依靠,也想信任的人。

可是鞠义呢?

凉州金城人。长期在西凉作战,后来跟随韩馥与黄巾、黑山、匈奴作战。投靠他以后,又在界桥之战大放异彩,其战术能力和手下的战力,无人能望其项背。

这样的人,就不仅仅是敲打敲打就足够的。

如果鞠义顺从,那等到北方安定,就把他调离军队。如果不愿意,我袁本初可不能让你和文臣士族达成同盟,然后被架空、政变喽。

鞠义的话说完,颜良、文丑得到过袁绍暗示,要跟鞠义比一比,争一争。可是这两人也没有更多的主意。

袁绍眼光只好扫向另一边,正好一个目光向他递了过来。两人对视刹那,便明白彼此的意思。

这位与袁绍颇有默契的文士,正是郭图,郭公则。他出自颍川郭氏,在袁绍账下士族中,也是名望甚高。后世甚至有人猜想他和颍川郭嘉,是否是同族或者亲属关系。

袁绍知道,郭图这是在提醒他,鞠义非常有实力,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