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决战序曲(1 / 2)

我能拖动进度条 胜年 2113 字 2021-02-13

三日后,曹操所部“残兵败将”大败而归,其中伤者过半,余者皆兵甲破败状极凄惨。

两部主动出击的兵马全都在西凉军严密的防守下折戟沉沙,原本就因为裹步不前而日渐低沉的士气遭到了更加沉重的打击。

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已经闲的快要发霉的关东联军大营终于动了起来。虽然各家诸侯都各怀心事、效率颇低,但几天下来也总算是完成了人员整合调动,先锋部队开始准备拔营启程。

袁绍军当先开拔,几大强军紧随其后,兵发虎牢关。

而这一次不再是不足万余人的小股部队骚扰,而是十余万精锐围攻关城,准备将这天下雄关一鼓而下!

一场大战蓄势待发,只待风云际会之时……

…………

此时的曹军大营,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

虽然“新败”但经过几天修整的曹军还是没有放弃虎牢关这个大好机会,又一次以复仇为名争取到了先锋军团的一席之地。

此时的曹操还不是后来那个谋士如云、武将如雨、北抗外族、内压孙刘的牛人,手下虽然人才不少,但都是跟随自己起家的本家将领。

曹氏兄弟和夏侯兄弟都在此列,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四人支撑起了整个曹操军团的骨架。外姓将领李典、乐进新投,功勋能力却是不显。

而谋士方面更是尴尬,目前只有落魄之时结识的陈宫、陈公台在旁出谋划策。不过这人虽足智多谋、年少时就与海内知名之士结交。

曹操发布的讨董檄文顺天应人,举兵讨逆之举深得陈宫之心。因此即便曹操势力不强,手中只有数千兵力,又是新败,陈宫也仍旧不离不弃,为其赞划将来。只是此人性情却过于刚直,又自认与曹操相交微末,导致两人间经常意见不合、不欢而散。

而此时大帐中,就只有陈宫与曹操二人。

“济北相鲍信处已有消息,将军驻留青州之事胜算已有七成,我还需从中运作一番。虎牢关此行属下无法随行,诸位将军最好也都留在大营‘养伤’,将军只需一人前去,适时结交名士、建立人望,到那时也好争取更多支持,一谋立足之地。”

陈宫面授机宜,一旁的曹操静坐凝神细听。

此时的曹操已经年过三旬正是人生巅峰,却不像戏文中那样是个白脸,反倒有些黝黑。与面如冠玉大家风范的袁绍相比曹操的长相就不那么出众,只能算是中人之姿。好在其中自有一股独特的亲和力和威严感,弥补了不少样貌上的失分。

曹操对陈宫的建议自然不会反对,只是问道:“公台,若只如此怕是此行难有收获,可有别计教我?”

“将军如今声望正隆,此刻只有孙坚的江东军与我占据同样大势,不过观其人行事,应该与我所谋不同。将军大可以放开心怀张网撒鱼,将有志报效朝廷的名士收归囊中……如果有机会联系上朝中……”

陈宫面色神秘地笑了笑,这才用手指沾了些冷茶在桌案上写写画画,细说后续之事……

两人谈了许久,直到天色擦黑亲自送陈宫离营后,这才带领亲卫准备行装,前往虎牢关前与袁绍先锋会和。

…………

另一边的公孙瓒大营,同样车马喧嚣、人声鼎沸。

此时的公孙瓒可谓兵强马壮,手下近万骑军纵横北地未尝一败,虽无有名的强手但只凭一支强军便在众多诸侯中可说是首屈一指的实力。

此次他争取到前军之中的一席之地,也正是要借着讨伐董卓的机会一举在朝中与这中原之地打响自己的名号。

公孙瓒有着当世首屈一指的好相貌,为人更是以好战闻名。手下虽无名将、自身却战力强悍,因而自有一股当世名将的傲气。

此时的公孙瓒骑在一匹白马之上,正在监看手下骑军集结,而他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