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骗呢(1 / 4)

&esp;&esp;第945章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骗呢

&esp;&esp;顺天知府都吓傻了。

&esp;&esp;勋贵之家发名帖办事的规矩他自然是懂的,可从未听闻有谁拿名帖去让皇帝办事的。

&esp;&esp;他感觉手中的纸张不是什么名帖,而是一张画着狰狞笑容的催命符。

&esp;&esp;王霄好生安抚他说“你别害怕,你又不是做坏事。正儿八经的为民做主,皇帝岂会罚你。”

&esp;&esp;赖大是赖嬷嬷的儿子,自己是荣国府的管家,而弟弟赖二则是宁国府的管家。

&esp;&esp;至于那个赖嬷嬷,则是贾母的陪嫁丫鬟。

&esp;&esp;这是绝对的贴心人,自己人。所以贾母才会一力护着他们一家。

&esp;&esp;而这家人做过什么事情,她并非是真的不知道。

&esp;&esp;之前顺天府拿赖大的名由,当然不是其阻挠施工了。

&esp;&esp;这家伙自己在外放印子钱,包揽诉讼,冒着荣国府的旗号开设店铺什么的赚的是盆满钵满。

&esp;&esp;可这些事情都是经不住查的,只要一扯出来放在阳光之下,那就死定了。

&esp;&esp;别的不提,赖大用荣国府的名头包揽诉讼,这种事情在顺天府衙门们可是有着案卷的。

&esp;&esp;这东西拿出来,谁也保不住他。

&esp;&esp;而此时贾母的保护,在王霄看来极为可笑。

&esp;&esp;她在贾府之中的确是可以称王称霸,可问题在于,这天下又不是他们贾家的。

&esp;&esp;贾母的依仗,实际上是皇权赋予她的名位,以及儒门制定的孝道。

&esp;&esp;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她才可以为所欲为。

&esp;&esp;既然如此,那王霄就干脆用皇权去剥除其身上的光环。

&esp;&esp;没有了光环护身,她也就只是一个糊涂老太太罢了。

&esp;&esp;她若是真有胆色,敢于直接对抗圣旨,王霄反倒是真的要敬佩她。

&esp;&esp;当然了,通常情况下没人能指使皇帝做事,尤其是为了去去赖大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喽啰。

&esp;&esp;这种事情也就王霄会去做,而皇帝为了拉拢他也一定会同意。

&esp;&esp;事情就像是王霄所想的那样,等到顺天知府战战兢兢的去了皇宫,皇帝得知消息之后当即就做出了安排。

&esp;&esp;这种安排并非是皇帝亲自下旨去抓人,真要是那样的话,就太给赖大面子了。

&esp;&esp;赖家虽然是国公府的管家,虽然家中钱财无数,虽然无论是府内府外都极为有面子。

&esp;&esp;但是,他们是奴仆是家生子的身份并不会有所改变。

&esp;&esp;皇帝亲自下旨去抓个奴婢,不但皇帝面上无光,贾家也会因此摊上大.麻烦。

&esp;&esp;此时的皇帝正是要用到贾家的时候。

&esp;&esp;首先是贾家在京营之中人脉深厚,从贾源贾演时代起,就是世袭的京营节度使。

&esp;&esp;之前他启用贾元春为贤德妃,就是为了走这条人脉线路。

&esp;&esp;而现在的话,王霄收了贾家的姑娘,某种意义上与皇帝还成了连襟。

&esp;&esp;那此时贾家的重要性,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esp;&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