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蒙古自治前夕(3 / 3)

,位在王爵之上。

而外札萨克蒙古这个概念比民国时期的外蒙古这个概念要广泛的多!外札萨克蒙古,是指清代外藩蒙古中除内蒙古二十四部以外的蒙古各旗,与哈密、吐鲁番、西藏等地的郡王同为外札萨克。外札萨克蒙古包括西套蒙古二旗、漠北喀尔喀四部以及科布多、青海、新疆所属札萨克各旗,由理藩院典属清吏司与柔远清吏司管理。

乾隆年间,外蒙古各部的最高行政区划又发生变化。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置库伦办事大臣,土谢图汗部与车臣汗部民政事务改由库伦办事大臣管理,同年,置科布多参赞大臣管理科布多地方,开启了外蒙古各部军政分离的路径,乌里雅苏台将军只管辖赛音诺颜部、札萨克图汗部二部民事与唐努乌梁海事务,并统辖喀尔喀四部、唐努乌梁海与科布多各路蒙古兵。

简单地讲,就是广义的外蒙古分为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地方、科布多地方、唐努乌梁海地方这三块,而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地在外蒙古部分即为喀尔喀蒙古四部。

宣统三年,因为武昌起义的缘故,库伦的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宣布蒙古|独立,并派兵西进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

因为整个清朝时期,蒙古各部的事务不允许汉人插手,所以这个时候清朝设在蒙古诸部的札萨克包括各级官署面临着两难的境地:如果是效忠于清朝,清朝快灭亡了,如果效忠于民国,感情上又不认同。所以当时尽管各札萨克有能力平叛,但是都消极对待。

如果在整个清代,蒙古事务允许汉人插手,那么清末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

理顺了这些关系,张汉卿等人才能够有系统地进行蒙古相关事务的整理。在提出“外蒙古自治”这个问题上,他明智地选择了狭义的外蒙古概念。这个时候,他对于民族自治的思索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

狭义的外蒙古仅仅是指漠北蒙古喀尔喀四部,就是土谢图汗部、赛音诺颜部、车臣汗部和札萨克图汗部,不含唐努乌梁海和科布多两地。自治,也就仅仅限于这几个部落。这样,偌大的蒙古就非常明晰地切分了。

这四部都作为个体,加入到蒙古省里去,为二级单位,亦改名为土谢汗蒙古自治盟、赛音诺颜蒙古自治盟…等,在这些地方可以实现完全的蒙人自治。此次蒙人自治,就是以这些地方为主。

科布多本来就与蒙古无关,习惯上蒙人也不把这里当作领地,与它相似的唐努乌梁海都仍然作为中|央政|府(当然是奉系政|府)的间接辖地,和内地各道、专区并列,为蒙古省之下的二级单位,其主官为省里任免,所以蒙古省政|府可以有效地行使管理权而不需考虑自治影响。

考虑到库伦的重要作用,它作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二级单位,从原喀尔喀蒙古四部中分离出来,成为地级库伦市。

而乌里雅苏台老城,也因为其历史意义和蒙古西部贸易城市和公路要站而得以从三音诺颜部分离出来,与库伦一道成为蒙古省仅有的两个建市单位。

这样,蒙古省完成建制,辖有四盟、两市、科布多与唐努乌梁海两地共八个地级建制的二级地方区域。通过几乎消灭了僧侣集团、严厉打击了王公集团的势力后,左右蒙古的传统两大地方势力第一次遭到边缘化,为蒙人自治以及蒙古省有效地管理地方铺平了道路。

几乎在四盟自治的同时,人民党蒙古省委与八地的地委已经完成了组织架构的建设,接下来的事情,就看各地的人民党部能不能按照既定计划完成地方归心的政治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