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突破(3 / 3)

代末研制的dox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上飞机,机翼上方分6组背靠背地装12台活塞式发动机,最大速度达到224千米/小时,在1929年10月还曾创造一项载169名乘客飞行的世界纪录,一直保持了20多年。不过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发展只是有了雏形,这时候研制的飞机远不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准。

德国在一战后被各国所限制:陆军不超过10万人,不能拥有大口径大炮、潜艇,被限制了大型战列舰,因此不能在军事产业上有大的发展。在现代军事技术日新月益的变化下,军事能力的停滞会给德国的复兴带来相当的困难,这也是以法国为首的战胜国们控制德国的法宝之一…

于是外表疏远实质热情的中国使他们在军事产业上有了发展的机会,一大批军事专家在德国政|府的鼓励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北方,在奉系各个军工领域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和辛劳。

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继由中国人自制成型的水机“甲型一号”上天后,新的适合于军用的水上飞机正式量产,按照张汉卿的命名,定名为“水轰1”型。

它拥有125匹马力,拖进式双桴双翼水上轰炸机,最大时速155公里,空机重量800公斤,载重2000公斤,装油量150公升,飞行高度3800公尺,可航行3小时,航距450公里,乘员2人,可载重型炸|弹6颗。利用哈尔滨优越的地理条件,在此建立一个水上飞机制造厂,进行小批量生产。

鉴于技术的不稳定和中国目前的国情,这些军备不会装备很多,但按照张汉卿的要求,海军是要建设一系列的武器装备并不断加以改进,在此期间边培养人才,至少要保证中国在同期的国际军备竞赛中不处于劣势。

按照“人等武器而不是武器等人”的思路,军备建设可以更超前一点。

至此,中国海军计划的雏形已经成立,等待中国的,将会是工业发展起来后的在海军舰艇和空军在数量上的跃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