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和谈(3 / 3)

系的高凌蔚倒是想,可是关键时刻,前段时间一直准眼看政局的少帅突然发力,坚决反对。以后凡是直系提出的人选,奉系都反对,而奉系却始终不提出自己中意的人选来,让黎大总统和直系都焦急万分。

没有内阁,按照民国约法的精神,“总统颁布命令必须有总理附署”,内阁不能产生,中央政|府继续瘫痪中。国内外对此颇有微词,以至于7月3日英国提出国际共管中国,即所谓“补救中国乱局办法”,幸好美国反对。

黎元洪不是傻子,他开始了解张汉卿的意思了。张汉卿就是要告诉外界:虽然奉系看起来不作为,但是在事关国家大局的政治安排上,奉系仍然有决定性的作用。直系驱黎驱金驱张(张绍曾总理),看起来风光得很,那是因为少帅懒得管。

新内阁成立不了,已经辞职的张绍曾内阁无法交接,只得暂做一段时间的“看守内阁”,继续等待,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四个月之久。

黎元洪还是很感激少帅的,让他能够继续做满总统任期。这位老实懦弱、恪守中庸之道的“老好人”,一辈子被人利用,一辈子也没能成就什么政治上的大作为。

但是在那个特殊历史阶段,利用他的声望,把革命军政|府立起来了,对历史来说他是做出了功绩的。而且后来他办教育、办企业,确实有不少的功劳。从道德方面来讲,黎元洪确实是个理想主义者,是个好人,他的悲剧在于手里没有实权。

严复曾评价黎元洪说:“黎公道德,天下所信。然救国图存,断非如此道德所能有效。何则?以柔暗故!遍读中国历史,以为天下最危险者,无过良善暗懦人。下为一家之长,将不足以庇其家,出为一国之长,必不足以保其国。”

这可算是中肯的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