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911工程计划(3 / 3)

”,校长必须为中国人,外国人在校董中不超过三分之一。

至于中小学校,张汉卿根据后世所摸索出的弯路和挫折,极力推倡文理不分科。

关于文理分科的事,历史上确实有很多反复。晚清在《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科实科析》解释说:“至中学之宗旨,年齿已长,趣向已分,或令其博通古今以储治国安民之用,或令其研精艺术,以收厚生利用之功,于是文科与实科分焉。”

1912年民国取消了中学文理分科,实行通识教育。教育家蔡元培反对中学分科但赞同大学分科,他认为分科会使普通学识欠缺,从而违背了中学宗旨,而且很易造成“选择不慎,一误终身”的局面。

张汉卿就是因为“选择不慎”才没有进入他最钟爱的历史领域,所以对此尤有共鸣。而且文理分科导致录取上的种种不公平和学生知识体系的不完整,后世已经诟病。尽管没有一个普适的方法,但在人才培养还靠一张卷子定终身的这个年代,能帮一把后来的学子就帮一把吧。

此外,因为国家经济的好转,从1922年起,中学学制即从4年变为6年。

不问刀兵问教育,这体现了国家的底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