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中国已经崛起(2 / 3)

是所谓“乡土联队”,在联队里谁都得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要不然放个屁就臭回家里去了。

联队长(团长)可是当地一大土豪劣绅,就是在太平洋战争最后的日子,你要是认识联队长,照样“召集书”不会寄到你家来。怎么样,够邪门吧?

联队长们可不喜欢坦克。他们喜欢什么?喜欢马。坦克对他们来说无利可图,造坦克是工厂的事,订购坦克是参谋本部的事,坦克的燃料也是统一供应的——没有猫腻。而马呢?马的饲料可是一笔大买卖,在哪儿买,买多少,里面猫腻大了去了。

当上了战车联队长是没有办法,普通联队长对坦克一般是敬而远之的。日本海军是上层腐败(一战前订购军舰的“西门子事件”就是一个例子),而日本陆军则是从中层开始就腐败了。

在迫击炮方面,中国步兵营主要装备的60毫米炮与日军的同类武器性能相当,不过日军大量装备了50毫米口径的八九式掷弹筒(一个中队有6具),日方具备一定近战火力优势。

不过日本的掷弹筒,滑膛的完全靠蒙,老兵还有一定的精度。但前提是多年训练,而且敌人压制火力少,能够从容发挥。既然人民军野炮开始装备到团一级,那么从火力上,要看师属炮兵的威力;在攻坚上,人民军占绝对优势。

从火炮数量上看,中国一个师拥有各型榴|弹炮54门、野炮54门,共108门火炮。同期日军一个师团只有54门山炮或野炮,其换装105口径大炮的频次和规模都没有中国军队高。

而且张汉卿铁了心是以军级与日军师团比较,则大炮数量上升为378门,重火力的差距即为7倍强。

日本甲级师团28200人,乙级师团24400人,丙级师团只有15500人,至于搭班子组成的丁级师团就没有比较的必要了。人民军1927年整编的军有50059人,以日本甲级师团来比也是2倍,中国大优。

以中国巨大的人力资源,再组建100个这样的军亦不是难事,但是日本就不敢说此大话。所以单以陆军人数、装备上的优势看,中日也不是一个档次。

重兵器如此,单兵装备,中国军人比较日军也不逊色。

日军主要使用6.5毫米口径的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式步枪,俗称“三八大盖”,它具有精度好、射程远和枪身长利于白刃格斗的优点,却也有口径小、杀伤力差的弱点。正史上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在上世纪20年代曾一度仿造该枪,部队拿到后却反映其杀伤力小而不喜欢。

从清末起,中国军界大都看中德式7.92毫米口径枪械。历史上最早大批量装备的步枪便是毛瑟枪的改进型“汉阳造”:1935年南京政|府根据德国顾问建议,以德式kar98毛瑟步枪为标准统一全军,除外购外在国内仿造为“中正式”(连同kat98一同称为“七九”枪)。

此种枪在二战中也一直是德军主要装备。

参加过抗战的老人大都知道,“七九”枪的伤口进去的眼小,出来能带出一块肉;6.5毫米的“三八大盖”不仅口径小,且因弹道设计缺陷造成“进去多大眼,出来多大跟”。当时人们戏称:“用三八枪打中鬼子,过几天鬼子又回来了”、“三八枪打中抗日战士,养几天伤继续抗日”。

日军也深感三八枪威力小,到1939年时终于研制出7.7毫米口径的九九式步枪,性能与德国kar98式相当,却因生产能力所限,只优先装备关东军和后来的南方军精锐师团,中国关内战场的“支那派遣军”还多继续装备“三八”式。

此一时空,毛瑟步枪提前成为人民军步兵标准枪械,在对日比较单兵武器上先下一城。在作为轻武器支持的机枪上面,人民军主要装备的捷克式轻机枪(通用德式7.9毫米弹)性能也远好于日式的称“歪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