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惺惺相惜(1 / 4)

前些年,由于乌孙国叛出大汉,再加上西南那边也不太平,几条丝路基本断绝。

大汉的经济也跟着沉寂了许多,手工业萎缩十分严重。

听到陛下要打乌孙,朝廷上下都欢欣鼓舞,心眼活的已经开始吩咐家族赶紧扩大丝绸的制造规模。

其他如制造金银饰品和漆器之类的家族,也不甘落后,纷纷开始加大生产力度。

突然而至的商机,让许多作坊都人手短缺,以前因为没事做而被辞退的老手艺人成了抢手货。

趁着还有时间,又开始招收起年轻学徒,谁能抢得先机,拿到第一批订单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刘志自己也开始做准备,吩咐加大白酒和蔗糖的生产规模,他很有自信,这两个新兴的产业,绝对能在贸易中异军突起。

且不提全国上下如何热火朝天,此时负责西征的羽林军和虎贲军,已经出了扶风郡。

一路朝着张掖进发,他们将在敦煌与威武将军段颎会合,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直取乌孙,一路往下直奔大宛国。

这一次出征,刘志不但没有隐瞒,反而大张旗鼓,甚至于向两国递交了战书,还派使者警告北匈奴,不得插手大汉内部事务。

这么做是与军机府几位老将军商量之后定下的结果,一来是炫耀武力,让对方心惊胆寒,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第二嘛便是想看看,还有哪些国家想插手此事,最好是趁这个机会一次性解决了,免得将来后患无穷。

至于北匈奴那边,明刀明枪的警告之后,他反而不好行阴招进行偷袭了。而且辽西那边他已经派了皇甫规大军压境,若他敢移师乌孙,必然会两面受敌,首尾难顾。

乌孙一向唯他马首是瞻,这一次他若是做视不理,必然会寒了其他小国家的心。

如今北匈奴已经陷入了两难之中,救与不救,都会十分为难。

没几日,三路大军便在敦煌会合,在那里他们刻意停下来休整了几天,毕竟长途跋涉,过于疲惫的话也是行军打仗的大忌。

羽林军中郎将全旭,虎贲军中郎将赵恺,此时都在威武将军段颎的营帐里碰头。

他们三人在攻打乌桓和鲜卑的战斗中曾经共事过,尤其是赵恺,与段颎早已成为莫逆之交。

“诸位,我们商量一下,该如何进军。”

军中不方便带沙盘,而且对于乌孙和大宛的详细地理环境,也不是那么清楚,只能靠地图来参考。

说罢指着地图道:“我想可以兵分三路,我率一路人马去高昌,再经过车师前部,从乌孙东部的阿拉山口进攻。”

这条路是最难的,因为要经过大沙漠,风险极大,而高昌有戍己校尉,但他们要严阵以待防备北匈奴出兵。

两人都没有表示反对意见,毕竟段颎的官阶比他们高,而且他们手下大部分都是京都子弟,对于沙漠这样的恶劣环境,根本没有多少应对经验。

而段颎长居凉州,属下都是戍边多年的骄兵悍将,单兵素质确实过硬,即便二人心高气傲,对于这一点也只有佩服的份。

赵恺看了一眼全旭,“我率虎贲从鄯善过龟兹,然后攻打赤谷。”

赤谷是乌孙国的京都,段颎宁愿去啃难咬又捞不到多少军功的东线,其胸襟确实让人敬佩。

而赵恺向来有些崇拜段将军,因此抢先开口,就是希望能再有一次与他共同作战的机会。

全旭一笑,也不计较,现在只剩下一条行军路线了,在鄯善与赵恺分手,然后长途跋涉到疏勒,从那里攻打大宛国。

几条路线中,这条是最长的,段颎用手指了指葱岭一带。

“根据探子传回来的消息,大宛已经向大月氏求援,对方目前为止还有明确答应。

但不排除他们会突然发难,所以我派魏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