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荀氏八龙(1 / 4)

为了减轻他们的开支,增加赶考的穷儒生积极性,刘志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

凡地方上证实家境确实贫困的考生,可向郡府领取一千钱的无息借款,用于路费,为期三年还清。

而京城里面,由朝廷出面准备了廉价的客栈,就在太学旁边,价格低廉,且有专人管理。

凭借地方上出具的证明,便可入住,考试期间,还可以每日供应一顿丰盛的免费晚餐。

这样一来,大大缓解了家境困难考生的窘迫处境,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科举是学子们的人生大事,同时也是京城三年一度的狂欢。

且不说各路学子们的诗酒聚会,风流蕴籍的西园诗会,舌灿莲花的殿试策论……

单是殿试之后的插花游街,早已成为京城一景。

到时候京城几乎所有叫的上名的百戏班子,都会在沿途搭建舞台,进行免费的表演。

一些出名的花魁之类也会同台竞技,载歌载舞,要知道,平日里普通人就是捧着钱也未必能一睹芳容。

自从第一次科举之后,便形成了惯例,如此盛况,自然也成为全城人民无限期盼的节日。

甚至还会有外地的富豪和才子,专门赶过来看热闹,京师的商家也顺势炒作,将此打造成一场商业盛宴。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各国商贾云集京中,他们人人都眼光犀利,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商机。

这时代的商人,脑洞也不比后世的小,针对考试开发了不少赚钱的项目。

什么魁首酒、魁首宴,魁首服……反正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沾上了“魁首”二字立马就变得抢手起来。

其他诸如粘者榜眼或者探花名头的东西,也一样都有市场。

当然也有些见不得光的私下买卖,例如声称自己有关系,能够弄到考题的。

还有帮别人代写诗词的,口口声声保证能够一鸣惊人。

甚至有帮别人写策论的,针对当前的时事写个十几一二十篇,全部背熟了,到时候来什么都不怕。

至于有点背景的想办法走后门,对那十个举荐名额势在必得的人,也不在少数。

当年举孝廉时,贪污舞弊成风,塞进来大量不学无术的二世祖。

如今科举才刚刚步入正轨,各种各样针对性的营私舞弊之法,也接踵而至。

其实刘志也知道,完全杜绝舞弊行为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只要不是触及底线的大型作弊事件,他也不会去深究。

不管怎么说,科举制度与之前的举荐制度相比,还是进步了很多,最起码打破了门阀的垄断行为,给了其他阶层一线希望。

反过来也促使这些世家发奋图强,保持上进,而不是抱着举荐名额日渐堕落。

每一批科举考生中,都有一部分非常亮眼的人物出现,例如当初的陈寔。

而这一次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因为大名鼎鼎的名士荀淑,居然有五个儿子同时参加了此届科举。

荀淑何许人也?

他当世名贤,荀子嫡系后代,学问渊博,处事高洁,前太尉李固就是他的弟子,而被刘志赞赏的李膺也尊崇他为师。

当初冲帝时期,梁太后临朝理政,荀淑讥讽指责梁冀,遭到迫害,出调为朗陵侯相。

其人到职处事正直,明于治理,称为“神君”。

后来干脆辞官回家,闲居养志,并将大部分家产分给宗族和好朋友,每日只是读书和教导子侄辈。

熙元三年,荀淑在家乡颍川病故,终年六十七岁,他的八个儿子皆遵循礼节为他守孝三年。

就连当时远在青州的李膺,都曾上书刘志,要求去职为老师守孝,被刘志以国家大义严词拒绝了,此后他便在家服丧茹素悼念。

陈寔、杜密等为之立碑称颂,周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