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一句乱臣贼子,憋了一生(1 / 2)

京都近来有些热闹,无书舍更是日日高朋满座,热闹非凡,就连李如言这等不在乎形象的人都换了一件新袍子,没有补丁,没有洗得发白的袖口,只是样式有些老旧,一看就是很久之前的。

伊人看着这书舍一派欣喜的模样,有些惆怅。

正好小挑回来,见她闷闷不乐地坐在阁楼上,开口道:“姑娘,消息已经散发出去了,公主殿下这几日会回京,前朝叛贼蠢蠢欲动,欲在公主回京的路上截杀。”

“姑娘可是在担心?”

书舍大堂内正在讨论那公主殿下,皆是称赞,也是敬畏。

“公主殿下天命不凡,自可逢凶化吉,我等只需在公主回京路上静候,叩谢公主大恩即可。”

“李某此生不求有什么作为,只盼得一位明君,公主盼君若能生的男儿身,定是大燕明君。”

公主殿下不知其名,生来只有封号“盼君”,世人皆称盼君殿下。

盼君殿下与太子殿下一卵同袍,出生时正逢异姓王越王叛乱,京都大乱,太子平定叛乱登基称帝。

当时,朝局动乱,礼部谏言,一卵同袍,龙凤同出,公主殿下恐会玷污太子龙气,将使燕国龙气不足,边境受扰,瘟疫横行,家国难安,要将公主殿下送去佛寺永远不得踏出寺门半步,请求太子远离京都,自成礼之后,国泰民安,方可回京。

堂堂君王,竟被臣子逼得抛儿弃女,至于为什么如此作为,就要从前几朝开始说起,历史很短,留下的寥寥几笔,却是无法填埋的裂缝。

燕国开国皇帝以武立国,太武帝,也就是当朝皇帝孝宣帝的爷爷,在位期间亲自出征统一了北方,也致使朝中无人为首,政权分散,朝局混乱,太武帝想挽回为时已晚。

诸侯拥立当时只是小皇子也就是后来的宣文帝为太子,天子年轻,诸侯辅政,皇权外落,外戚权利越来越大,天子成年掌政后以文治国,实施重大改革,重文精武,减轻赋税,严查贪官,建立行政机构集中皇权,引诸侯不满,诸侯有了上次逼宫的经验,竟想重演当年的诸侯拥帝,于是拥立异姓王越王为帝,越王是太武帝袍妹的儿子。

越王造反之夜,太子殿下手持天子剑,怀揣遗诏,带领北境边军奋战一夜才平定,太子殿下和盼君殿下就在这夜出生。

带着无数的恶意,诸侯从未想过要留下真天子后裔,只想着稳固自己的势力,待时机成熟,重立新天子。

这就是大燕的朝堂,历代先祖奋力打下的江山,无数英魂竭尽一切打下的北境,被他们埋在这京都的阴谋诡谲,面上繁花似锦,脚下踩的是万千亡魂。

皇子皇女出生时,孝宣帝甚至没来得上看上一眼,太子府里传来消息,皇长子夭折,顾不上她的皇后,顾不了他的皇子皇女,甚至他夭折的长子也没能看到,他坐在尊贵的龙椅上,开始了他兢兢业业,无所作为的帝王的一生。

公主殿下因与太子殿下同袍生,恐坏了国运,来这世上第一日,就接收了来自权势源源不断的恶意。

他的父亲贵为帝王,也不能保她安宁,这是几朝几代积下来的朝堂,是权臣的朝堂,不是他君王的江山,也不是百姓的天下,他心里万般苦楚,一句乱臣贼子,憋了一生。

殿前跪了一堆人,皆是要求请离太子,恭请公主的,一口一个家国天下,说得好不正义。

新天子坐在那把龙椅上,神色不明,身旁站的是跟着先祖皇帝打江山的北境世家将军,一身戾气,神挡杀佛。

百官跪了一夜,不等天子表态,太子府传来消息,皇子公主生母娴贵妃放血自尽,血染白裳,自太子府一路行至宫门前,三步一磕首,血流了一路,至宫门无力前行,磕首将请罪书放于额下,自此再未抬起头。

“恶血流尽,代我儿还清,罪妇高韵,请判十八层地狱,永为恶鬼,不